翼翼地展开:34;百越传说中,禹王治水时曾留下39;龙首山水39;的预言,说是39;水止戎止39;,意为水患平息,战乱亦止。34;
彭越好奇地凑过来:34;什么是龙首山?34;
阿漓摇头:34;古籍记载不详,只知是北方一处重要的水源地。34;
李明衍目光闪烁:34;按地理推测,或许是指今太行山北段某处。若真如此,这禹工遗迹很可能在代地一带!34;
34;那我们需要穿越整个赵国?34;邓起惊讶地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恐怕是的。34;李明衍眉头紧锁,34;而且从政治格局看,我们必须先取得邯郸方面的认可,才能自由行动于赵境之内。34;
34;这可麻烦了。34;韩谈叹息道,34;若在邯郸得罪了郭开一派,再去代地拜见赢嘉和李牧,岂不是腹背受敌?反之亦然。34;
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烛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34;不如分头行动?34;邓起试探着建议,34;部分人去邯郸,部分人去代地?34;
李明衍摇头:34;此非良策。我等初入异国,不宜分散。况且,队伍一分为二,无论哪一半都将力量减弱。34;
阿漓眼睛一亮:34;何不采取迂回之策?先以水工身份去邯郸,取得赵王认可和通行文书,再以考察水患之名北上代地,拜访赢嘉和李牧。如此一来,名正言顺,两不得罪。34;
李明衍眼前一亮:34;妙计!如此行事,既合情理,又避开政治争端。首先,我们将直赴邯郸,以水工身份拜见赵王,取得通关文书和考察许可。其次,借考察水患之名北上代地,暗中联络赢嘉。最后,根据古籍线索和实地情况,寻访禹工遗迹。34;
他环视众人:34;我们此行虽以寻找禹工遗迹为主,但也不能忽视赵国的水患问题。若能顺便为当地百姓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也是我等本分。34;
随后他看向韩谈:34;韩兄,你向来行事谨慎,在赵国中,你为我护卫,请你暗中保护周全。34;
韩谈肃然道:34;先生放心,我自当小心行事。若遇险情,在下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确保诸位安全。34;
34;邓起,34;李明衍继续道,34;你乃水工专家,入赵后当以技术为重,尤其关注漳水系统的运作。若能提出改进建议,必能取信于赵廷。34;
邓起郑重点头:34;先生放心,弟子定不负所托。34;
34;阿漓,你通晓古籍,对禹迹线索最为熟悉,34;李明衍转向她,目光中带着特殊的信任,34;入赵后请你继续研读相关记载,寻找蛛丝马迹。34;
阿漓微笑应诺:34;明衍尽管放心。34;她昨夜听闻李明衍的穿越秘密后,对他的称呼已悄然变化,多了几分亲近。
34;彭越,34;李明衍看向这个野性未脱的少年,34;你生长大泽,对水文地理有天然的敏感,入赵后可协助我们勘察地形。但切记,入城时要守规矩,不可再似山野间那般无拘无束。34;
彭越拍着胸脯保证:34;彭越一定听先生的话!34;
34;很好,34;李明衍最后总结道,34;我们此行身处异国,处境微妙。但只要团结一心,谨慎行事,定能转危为安,完成使命。34;
他站起身,精神焕发,丝毫不见一夜未眠的疲态:34;既已决议,便即刻启程。邯郸,这座失去战国四大名都光彩的古城,将是我们的第一站。34;
一行五人整装待发,骏马嘶鸣,车轮转动,扬起一路尘烟。阳光下,赵国的烽火台若隐若现,勾勒出边境的轮廓。
行至一处高坡,李明衍勒马远眺,目光所及之处,尽是连绵的山峦与纵横的河流。他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平静。
放下穿越者的包袱后,他感觉自己终于完全融入这个时代,前方的路途并不平坦,但此刻的他,已经准备好以真实的自我面对一切。
34;明衍哥,你在想什么?34;阿漓驱马来到他身旁,轻声问道。
李明衍微微一笑:34;我在想,无论天地如何变幻,人心向善的力量始终不变。34;
阿漓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34;水流千里,终归大海;人行万里,不忘初心。明衍哥有此胸怀,此行必成。34;
李明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点头说道:34;走,禹工遗迹在前方等着我们!34;
喜欢。
第120章 心明天地宽(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