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巧算获王心(下)[2/2页]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数涌智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这样,三个月后的夏末,水围系统工程终于步入正轨。工地上数千工匠齐心协力,河道开凿、水闸建设、堤坝修筑有条不紊地开始推进着。朝堂之上,君臣相悦;工地之上,进度喜人。
     魏般常与李明衍感慨:34;若非李兄运筹帷幄,此工程恐难成事。34;
     李明衍回以一笑:34;水之道,不仅在于疏通河道,更在于疏通人心。此工若成,不仅是治水之功,更是治世之举。34;
     三个月来,李明衍为水围系统工程奔走劳碌,与阿漓、邓起、韩谈聚少离多。如今工程终于步入正轨,众人得以重聚。
     这日黄昏,魏般特意在城东一处僻静的园子里设宴,邀请李明衍与同伴们小聚。园中流水潺潺,藤萝倚树,微风送爽。
     34;我们的大先生终于想起我们这些小人物了!34;阿漓边为众人斟酒,边笑盈盈地调侃道,34;我还以为你已经成了魏国的都水官,把我们这些旅伴抛到脑后了呢。34;
     李明衍愧疚地笑了笑:34;这段时间确实忙得昏天黑地,委屈你们了。34;
     34;委屈?何止是委屈!34;邓起故作夸张地叹息,34;我们在大梁城逛了这么久,简直可以当典客了。那日在市集听闻有幢不错的院子出售,我都想直接置办了,反正看起来我们要在大梁安家落户了。34;
     众人闻言大笑,连一向沉默的韩谈嘴角也微微上扬。
     34;先生莫非是看中了魏国的山水?还是被魏般兄的热情所感动?34;韩谈缓缓开口,语气半是玩笑半是认真,34;看先生对魏国如此上心,我记得先生可是说过要寻遍九州水脉,如今却在一处久留,让人不免心中猜疑。34;
     李明衍哑然失笑:34;韩兄这是醋劲儿上来了?放心,我对魏国再上心,也不及对禹工遗迹的执着。我岂会抛下各位忘了此行目的?34;
     34;哟,这话我可不爱听。34;阿漓佯装生气,34;先生难道是因为任务才不抛下我等?那若是寻完了九州水脉,岂不是要丢下我们不管了?34;
     邓起也插嘴道:34;就是!先生可别光想着你的禹工遗迹,我们这些可怜人可是把身家性命都押在先生身上了。34;
     李明衍一时语塞,满面通红,惹得众人大笑。
     34;好了,不逗你了。34;阿漓轻拍李明衍肩膀,34;我们都知道你是真心实意为水利操劳。只是你这三个月来,早出晚归,我们都担心你累坏了身子。34;
     邓起点头附和:34;是啊,先生。我虽是秦人,却也不愿见您为魏国耗尽心力。先生可要记得,天下终将为我大秦一统,你的才能应当......34;
     韩谈猛地放下酒杯,打断道:34;邓起,慎言!34;
     席间气氛一时凝固。魏般面色尴尬,张耳则皱眉不语,显然也是对邓起的话颇为不满。
     李明衍见状,忙转移话题:34;说起来,这三个月你们在大梁有何收获?34;
     阿漓眼睛一亮:34;我在西市遇到了百越来的商人,找到了家乡的香料!还淘到了几本关于南方水利的古籍,与北方之法大异其趣,回头与先生细说。34;
     邓起也来了精神:34;我在大梁结识了几位老工匠,学到不少巧技机关,还收集了好些魏国独有的水工工具。34;
     就这样,气氛渐渐缓和。唯有张耳始终沉默不语,时而凝视李明衍,时而低头沉思,似在权衡。
     夜色渐深,灯火摇曳。众人畅饮之际,张耳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34;李先生,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34;
     李明衍凝神看向张耳:34;张兄但说无妨。34;
     张耳点头,目光中充满愧疚:34;先生不远千里来此,甘冒风险助我魏国成就大事,实乃义士。张某先前多有猜疑冒犯,还望见谅。34;
     李明衍摇头:34;张兄多虑了。我早已看出信陵君对你的器重,也理解你对魏国的一片赤诚。若非如此,又怎会获得信陵君的信任与托付?34;
     34;但先生的手段,实非我所习。然观其效果,确实非凡。34;他语气中满是复杂,34;只是不知,这39;术39;如何用之而不为之用?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明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轻声答道:34;39;术39;者,行事之法也;39;道39;者,处世之本也。术以成事,道以立身。信陵君窃符救赵,术也;救赵卫魏,护天下百姓,道也。术可变,道不可改,持道,则术为己用,持术,则道神俱灭。34;
     李明衍想到了这些道理还是韩非为他启蒙,而韩非身死后,韩王则持术误国。想到了韩非和张良,李明衍不禁有些难过。
     34;这便是术与道的关系吗?34;张耳眼中闪过一丝领悟,34;以术行道,以道御术?34;
     34;张兄悟性非凡。34;李明衍由衷赞叹,34;术若用之正道,便是济世良方;术若用之邪道,则为祸乱之源。信陵君用兵如神,术之极致,而其道在天下,方成就一代英名。34;
     34;先生此言,令人茅塞顿开。34;张耳眼中闪过一丝敬意,34;若信陵君地下有知,见先生如此运筹帷幄,助成水围大业,必定欣慰。34;
     李明衍微微一笑:34;张兄过誉了。我不过是希望能够尽绵薄之力,完成信陵君未竟之业。这水围系统,不仅关乎魏国安危,更是先人智慧的延续,值得我们倾力相助。此事能成,全赖诸位齐心协力,尤其是张兄和魏兄的鼎力支持。34;
     张耳摇摇头,目光中满是感慨:34;非也。若无先生运筹帷幄,此事断无成功之理。我今日才真正明白,为何信陵君生前最重视的,不是山川地势之险,而是足智多谋之人。34;
     魏般在一旁笑道:34;张兄,你我跟随先君多年,却不如李先生短短数日便参透先君心意。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啊!34;
     欢声笑语之间,觥筹交错之中,李明衍忽然有些恍惚。看着年轻侠气的张耳,让他想起自己刚穿越来时,对这个世界的无知与迷茫;想起在都江堰时的单纯与理想主义;想起在秦国廷议上被羞辱时的无力感......曾几何时,他只是一名埋头于技术的水利工程师,如今却在谋略之道上觉得有一点……游刃有余?
     这种转变让他既欣慰又不安。这权术之道,一旦掌握竟如此顺手,难怪乱世中人心易迷。我今为善念而行,但若有一日贪恋权术之快意,又与那些权势之徒有何区别?自己真的能把持住道,不为术所惑吗。
     34;水之道,柔而坚,曲而直,虚而实。34;在众人皆醉之时,李明衍抬头望月,心下肃然,34;愿我持身如水,不忘初心。34;
    喜欢。
  

第110章 巧算获王心(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