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介绍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
两位司寇士师向三人微微点头。其中一位白须飘飘的老者开口道:34;我等听闻贵客对韩律有所质疑,特来解惑。34;
李明衍心中已经预感到不妙,但依然恭敬地行礼:34;不敢质疑,只是请教。34;
老者捋了捋长须,缓缓道来:34;确实,我韩国现行律法中,尚无关于水工探访的明文规定。然而...34;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庄上官一眼,34;相关的法律正在制定中,不日就将出台。在新律未颁布前,按照惯例,此类活动应当暂缓。34;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三人头上。李明衍眼前一黑,几乎站立不稳。这分明是临时编造的借口!他强忍怒意,试图据理力争:
34;敢问司寇,法律并不追溯既往。既然现在没有相关规定,我等请求按照现行律法行事。34;
另一位司寇士师,一个方脸阔嘴的中年人,皱眉道:34;这不是追溯既往,而是暂缓行事。况且,关乎国家水利安全的大事,岂能儿戏?34;
庄上官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补充:34;本官早就说过,我韩国法律严明,不比别国可以随意妄为。你们也听到了司寇的官方解释,就这样吧,你们请回吧。34;
说完,他摆了摆手,一副送客的姿态。三人心知无法再争辩,只得黯然离去。
走出王宫,三人的脚步沉重如灌了铅。春日的阳光依然明媚,却照不进他们阴郁的心情。路过一处城墙角落,李明衍忍不住一拳打在粗糙的城墙上,发出一声闷响,疼的李明衍赶紧揉了揉手。
34;这太荒谬了!34;他低声怒吼,34;什么法律正在制定?明明就是为了阻挠我们!34;
邓起也愤愤不平:34;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制定好?就算制定好了,又会是什么刁难人的规定?这不是存心为难吗?34;
阿漓皱眉思索:34;我实在想不通,这个庄上官为何如此针对我们。我们不过是来探访水利遗迹,又不是要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他至于动用司寇士师,专门为我们制定法律来阻碍吗?34;
李明衍长叹一声,摇头道:34;我也百思不得其解。看来正常途径是行不通了。我们去找张良吧,或许他能给我们指点迷津。34;
三人默默向相国府方向走去,心中满是困惑与不甘。风吹动城墙上的旗帜,发出啪啪的响声,似乎在嘲笑他们的无奈与无力。
傍晚时分,西斜的阳光在相国府青石地面上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李明衍一行三人被引入内厅,只见张良正伏案疾书,笔走龙蛇,墨香四溢。听闻脚步声,张良抬起头来,看到三人疲惫的面容,不禁露出关切之色。
34;先生这是已有发现?34;张良搁下毛笔,起身相迎,有些惊讶。
李明衍苦笑一声,向张良深深一揖:34;国相,我等有愧。半月过去,不仅未能探访遗迹,甚至连新郑城都未能离开。34;
34;啊?怎么会这样?34;张良眉头微蹙,显然也颇为意外,示意三人入座,命人上茶。
茶香袅袅中,李明衍将半月来的遭遇一一道来——从初到水工署被拒,到庄上官的无理刁难,再到那荒谬的34;法律正在制定34;的借口。李明衍说得义愤填膺,邓起也时不时插话,添油加醋地描述庄上官的荒唐言行。
34;那位庄上官,34;邓起忿忿不平地说,34;言语混乱,逻辑颠倒,却偏偏位高权重。我等持国相文书,尚且受此刁难,若是寻常百姓,岂不是更加寸步难行?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漓也补充道:34;最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只是三个庶民,想探访古迹而已,为何要如此百般阻挠?甚至不惜动用司寇士师,专门为我们39;制定法律39;?34;
张良听完,一改往日的从容不迫,脸上闪过一丝罕见的懊恼。他站起身来,在厅内来回踱步,眉宇间凝聚着化不开的忧虑。
34;是我害了你们,34;张良长叹一声,34;如果不是我给你们文书,恐怕中庶子也不会如此上心地来刁难。34;
李明衍一愣:34;国相此言何意?34;
34;非是与你们有干系,34;张良摇头,34;而是与我有干系。你们持我的文书,在他眼中,便成了我的人…34;张良没有再说下去,但是李明衍恍然大悟——原来看似简单的探访请求,却无意中陷入了韩国的朝堂权斗。
想到这半月的无谓折腾,他不由得苦笑:34;国相,我等实不知内情,给你添麻烦了。34;
张良沉吟片刻,似有决断,34;我即刻手书一封,派人送至庄上官处,请他给予通融。34;
说罢,张良重返案前,提笔疾书。片刻后,他将信笺装入锦囊,封以火漆,交予侍卫:34;即刻送往王宫,务必亲手交与庄上官。34;
侍卫领命而去,厅内一时寂静无声。众人喝着闷茶,李明衍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搭话。
好在不多时,那侍卫已经返回,手持一封回信。众人惊讶于这回复之速,张良接过信函,仔细阅读,眉头渐渐紧锁。
34;如何?34;李明衍按捺不住问道。
张良将信递给李明衍:34;你们看吧。34;
信中写道:
34;谨复国相:
关于秦国水工李明衍等人探访水利遗迹一事,下官已多方斟酌。虽蒙国相美意,然兹事体大,涉及我韩国水利命脉,下官不敢擅自做主。此事已上奏韩王,将于三日后内殿商议。恳请国相理解。
伏惟国相海涵。34;
李明衍读完,不由得愕然。一个简单的请求,经过半月周折,最终竟要惊动韩王亲自裁决,这荒谬的发展令人啼笑皆非。
34;三日后内殿商议?34;邓起难以置信,34;我们不过是三个平民,想去田野走访,任何动作和成果都还没有,甚至可能什么都找不到,就这种小事,也要劳动韩王?34;
阿漓也皱眉道:34;这未免太过夸张了。34;
34;那...我们该如何是好?34;李明衍无奈地问。
张良沉思片刻,目光渐渐坚定:34;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奉陪到底。三日后的内殿议事,我会安排你们列席。34;
三人惊讶不已,邓起忍不住道:34;这...这合适吗?我等庶民,怎能参与王室议事?34;
34;无妨,34;张良淡然一笑,34;你们是作为水工列席,不参与其他议题。有我在,自会周全。34;
喜欢。
第95章 王宫熬噩梦(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