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十八岁开始接触水利方面的各种资料,还有一些计一舟专门找给他的视频资料。
那些资料里边不乏跟他们大庆相似朝代做出来的伟大的水利设施。
人家可以,那他有信心寮南这边的水利问题也能解决。
九年的自学,让他知道了很多现在水利方面的弊端,现在就连最基本的测量数据方面都没有资料上列举的细致。
宁元昭不怪陆光垣,他能不照着册子念,直接背出这些现有的数据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过他需要更多更准确的数据,才可以用这些数据去做出一套适合寮南的方案。
宁元昭没说什么,就带着这一队人马上了一趟离山山区,从隐溪的最顶端一路逛到了最下边。
这一趟行程就花了五天的时间,这五天里所有人都跟着宁元昭跋山涉水,没人敢叫苦叫累,毕竟宁元昭自己一直都是冲锋到最前边的。
这么一趟逛完,他心里差不多也有了一点大致的框架。
当了几天野人,在山上住了这么几天,重新体验了一把“艰难”的日子。
跟以前相比现在还是好了很多,最起码晚上睡觉有人放哨,不用担心睡到一半被野猪拱。
也不怕饿了需要自己满山去找吃的,到点自然有人把伙食解决了送到他跟前。
虽然跟在家的时候比惨了点,但是现在这样一趟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离山里边草药很多,野山菌也很多,就宁元昭认识的就有好多种。
什么时候真的空闲了,带着一舟上去住几天好像也不错。
回了丰林府,立马就有人安排着宁元昭休息洗漱,等这一群刚下山的野人都吃饱喝足后,宁元昭把丰林府衙一些说得上话的官员全都聚在了一起。
“你们谁来讲讲目前这几条河道的情况?”
宁元昭看着人到齐之后直接进入正题,一点也不拖泥带水搞什么乱七八糟的奉承。
陆光垣平时会了解一些,但是具体事务还是下边专门管这一块儿的官员比较清楚。
他抬了抬下巴,点了一个小官儿起来回话。
那人刚起身,宁元昭便压了压手腕,“坐着回话吧。”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谈论会,目的就是让宁元昭更清楚这边的情况而已,怎么简单怎么来就行。
那人拱手道谢,坐下后便开始讲述这些年一直让人很恼火的河流情况。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那些原因。
总结一下,就是从离山山区留下来的河道曲折并且坡度大,所以暴雨时就容易发洪灾,而寮南每年的梅雨季都基本上会持续两个月。
梅雨季降雨量增大导致隐溪爆发洪灾就算了,下边的焦晶江和渭月江也会因为梅雨季或者汛期涨潮导致海水倒灌。
后果也是宁元昭不止一次提到过的,两岸土地被咸水浸润,盐碱化,不适宜耕种。
并且隐溪在离山山口处还分流成了芜江和芜河,芜河分布在福石,但芜河小,引流不到多少淡水,淡水就会白白流走。
这也是为啥福石地理位置优越全靠三司撑面子,没有因为这片区域有淡水就能种植作物。
情况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跟他刚来的时候了解到的差不多,甚至听完这一番话让宁元
第482章 寮南州-河道数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