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五亩土地,实在划不来。
     水力筒车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昂贵,不过一架水力筒车一天能完成的量是人力翻车的十倍,他们村也有河流,用水力筒车也方便。
     “那……那咱们村儿整一个水力筒车要多少钱呐?”村长问。
     书院藏书阁里边会有些县志,上边有记录哪一年某个县的什么地方装了几组什么水车,大概的价格是多少,维修费用要多少钱。
     宁元昭之前看过,还有些印象。
     这些价格只能做个参考,不能完全按照之前的价格来定现在的物价。
     水力筒车的主体是一个直径为四到八米的木质轮盘,边缘装有竹筒或木斗用于舀水,下边还有固定水轮的木质或石砌基座,这个就要看手头有多少钱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
     水车一般都建在有落差的河段,水流冲击水轮下部,推动轮盘转动,旋转的过程中轮盘边上的竹筒就会装满水,随轮盘的转动上升至顶端。
     再降下来的时候,水桶就会倾斜,里边的水倒入导槽,最后通过水渠流入农田。
     如果钱多还可以选择修建一个蓄水池,旱季水少也可以不至于没水用,丰水期水太多也可以储存起来,不至于浪费水。
     水车制作的时候用料也贵,主要是贵在轴心与轴承上,还有些零部件需要硬木,不是随便一根木头就可以的。
     其他的木材和竹筒都好说,村里可以就地取材。
     计一舟大概估算了一下价格,“要是全木质的水力筒车一架就是六十到八十两,零部件换成硬木和铁就贵一些,差不多一百到一百五十两,具体情况也要看材料的价格。”
     村长没怎么思索,立马拍了拍桌子,“那肯定要铁的好,花了钱就要弄个好的,管得久的,不然一直修修补补花钱到头来也不比贵的少多少。”
     计一舟也是这么觉得的,木头是便宜,但是跟铁比起来还是不耐用,一百两都花了,也不至于省那二十两。
     “那我们就先按照一百五十两的价格来算,咱们村最少也要三十架筒车,这就要花四千五百两,每家每户手六两银子也就够一半,实在太少了。”
     宁元昭把之后还有可能会花的钱全部估计了一下,“这还只是水车的钱,工匠和引水渠还有蓄水池也要花钱,这个钱又要怎么算?”
     “现在没钱也可以不挖蓄水池,但是水渠总要挖的吧。挖水渠是咱们村里出人自己挖还是找人来挖,这个情况不一样花的钱也不一样,但是最少也得准备五千两才够。”
     “眼见着咱们村的田地越来越多,以后水车肯定还要增加,是一次性做够还是以后慢慢增加,这个分布也要提前选好,否则之后就是一团糟。”
     要省钱也能有省钱的法子,大不了就跟之前全村人一起挖冰窖一样,一家出一个人去把水渠挖出来,蓄水池如果要的话也可以让村里人自己挖。
     只要在来年春耕之前弄好就可以了,刚好秋收后他们也有大把的时间。
     村长叹了一口气,“是我没考虑好,等我回去再想想要怎么办。”
    喜欢。
  

第278章 安山县5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