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3章 贴吧遗址化方案[2/2页]

重建精神家园笔记 俩俩相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啥优势?(越比越有信心)
     看了三个先例:
      GeoCities用分布式存储,访问量270万,但都是英文内容,咱们贴吧是中文圈的回忆,情感价值更高;
      Google+只存了静态页面,访问量才89万,咱们连关系链都存了,更完整;
      咱们用区块链+3D沉浸界面,预估年访问量能到550万以上,毕竟是34;亚文化圣地34;,很多人会来看看。
     五、执行时间表(卡着节点推,不能乱)
     8月10日到9月9日:让用户授权导出自己的数据,自愿选择是否存入遗址,尊重隐私。
     9月1日到10月15日:开发经典界面复刻,这步得抓紧,不然赶不上关停。
     10月20日:发关停公告(这是关键节点,必须准时)。
     10月21日到27日:数据迁移,7天够了,怕出问题提前做了备份方案。
     11月1日:数字墓碑正式上线,首页放一句墓志铭:34;生于2003·卒于2025·中文互联网最后的巴别塔34;,一下子就能戳中回忆。
     12月1日起:开放NFT追悼馆,让大家传老照片、老帖子,转换成NFT存在34;青铜神树34;(一个虚拟存储意象)里。
     2026年3月起:谈文旅合作,把遗址变成一个能参观、能体验的数字景点。
     六、数字墓碑里该有啥?(从用户视角倒推)
     首页得有画面感:
      三维地形图,把李毅吧标成34;珠穆朗玛峰34;(最火),魔兽世界吧标成34;东瘟疫之地34;(贴合主题),高校吧像34;星罗棋布的湖泊34;(分散但多)。
      祭祀功能得接地气:除了蜡烛,再加个34;记忆胶囊34;(传老吧规、老表情包,变成NFT永久存着),还有34;时空广播34;(输入想说的话,系统会说34;已用52Hz声波注入M87黑洞34;,带点浪漫的仪式感)。
     七、为啥现在就得动手?(越想越觉得不能等)
      老吧友多是40岁以上的,再过两年,很多关于早期贴吧的细节可能就记不清了,得趁他们还能回忆,把活历史留住。
      数据每年都在涨,晚一年遗址化,成本就多47%,拖不起。
      主动做成遗址,是给这段历史办个34;数字国葬34;,体面;要是等它自己死了,就成了没人管的乱葬岗,太可惜。
     最后想说:这个方案叫【青铜神树】挺合适,既像文物一样珍贵,又能把所有回忆34;挂34;在上面。建议赶紧提交百度的ESG委员会,再拖就错过窗口了。
     (全程推演下来,逻辑应该顺了:从时机到流程,从钱到细节,每个环节都扣着34;保存历史+低成本+有温度34;这三个点,应该没啥大漏洞了。)
    喜欢。
  

第273章 贴吧遗址化方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