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上市公司治理陷阱:三权失衡如何埋雷[2/2页]

重建精神家园笔记 俩俩相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额高频的关联交易最隐蔽:单笔300万以下的咨询费,一年搞127笔就是3.8亿,某医药公司就是这么掏空自己的。
     三、用数字说话:治理风险能算出来
     治理风险指数(GRI)公式
     GRI = 0.4×投票权溢价 + 0.3×离岸层数 + 0.2×独董反对率 + 0.1×关联交易占比
     例子:小米2024年GRI=2.8,比行业平均高1.6,估值直接少了34%,PE只有18倍(行业28倍)
     制衡力量是救命稻草
      有5%以上的机构股东盯着(如贝莱德),暴雷概率降58%。
      拼多多允许1%小股东联合提案,靠这个机制在电商混战里没跑偏。
      看分红流向:如果大股东拿了72%的分红(如某暴雷房企),基本是在掏空公司;反之像茅台,治理风险比同行低63%。
     四、翻车现场实录:大佬们的治理翻车课
     1. 阿里合伙人制度:成也控制权,败也控制权
     合伙人能提名多数董事,本来是防恶意收购,但蚂蚁集团IPO暂停暴露问题——当经营权(蚂蚁)脱离所有权(上市公司)监管,风险隔离就成了摆设。2023年阿里把提名权从50%降到35%,算是亡羊补牢。
     2. 万达商管:多层套娃玩脱了
     王健林通过BVI开曼香港三层壳公司握着69.99%投票权,但1375亿负债扛不住了。管理层想转型轻资产,老板坚持重资产,最后只能卖资产救命——集权到听不进意见,就是这个下场。
     3. 特斯拉马斯克:天才与疯子的一线之隔
     23%股权靠超级投票权掌控70%表决权,这种集权让特斯拉在电池技术上突飞猛进,但2018年34;私有化推文34;事件被SEC罚2000万,证明权力没缰绳迟早出事。
     五、普通人的避坑指南
      投资时:把GRI指数当体检报告,避开GRI高的公司(比如行业平均1.2,超过2就该警惕)。
      监管层:学深圳试点量子区块链,17秒就能穿透股权结构,让套娃无所遁形。
      打工人:遇到独董全是老板朋友、CFO直接听CEO的公司,快跑!这种地方财务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最后提醒) 巴菲特说:34;当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不一致时,资本会用脚投票。34;三权结构就像公司的骨架,骨架歪了,再好看的皮囊也撑不住。下次看财报,记得多瞄一眼治理结构——这比看利润表更能保命。.
    喜欢。
  

第166章 上市公司治理陷阱:三权失衡如何埋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