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来颇具讽刺意味,满朝老谋深算的大臣皆被张克迷惑,唯有这位对张克满怀偏见的年轻皇帝看穿了真相。
并无特殊缘由,只是坚信所有坏事皆是张克所为,而后让锦衣卫按照既定目标去搜罗证据,照着枪口画十环。
按常理而言,正常之人不会做出烧毁燕京这般疯狂之事,越是深谙政治与利益之人,越难以想象会有此等行径。
仅重建燕京便需耗费千万两白银,究竟所图何事?
“朕已疲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祯突然起身,“此事容后再议。”
众臣面面相觑,只得跪拜送驾。
诸葛明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叹息:陛下终究太过年轻,个人好恶凌驾于利益考量之上。
但此事刻不容缓,必须尽快解决。
两日后,养心殿。
曹祯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的奏折已然堆积如山。
最上面一份来自秦州——守军已被西羌围困两月,请求救援。
“陛下,左相大人求见。”王振轻声禀报。
曹祯揉了揉太阳穴:“宣。”
诸葛明入内行礼后,径直切入主题:“陛下,老臣已联络一百三十七位朝臣联名上书,恳请陛下以大局为重,暂且安抚张克。”
曹祯冷笑:“老师你这是要逼宫?”
“老臣不敢。”
诸葛明深深鞠躬,“只是国事艰难,不得不如此。陛下请看这个。”
他从袖中取出一打六百里加急文书,呈递给皇帝。
曹祯扫了一眼,脸色骤变——这是刚送来的军报:
吐谷浑骑兵连破两县,正在周边村镇烧杀抢掠,并公然宣称:岁赐不到,绝不退兵。
大理国在边境陈兵数万,在京大使几次讨要的岁赐额度越来越高,鸿胪寺卿杨善已难以拖延。
最令人头疼的是安南。
密报显示,安南军队正在秘密向边境桂州调动。
眼下正值雨季,道路泥泞难行,这才暂时按兵不动。
待雨季过去……安南并无冬季,冬天正是进攻时节,而从金陵难以救援。
高擎天旧部红娘子和黑鹞子已在闽州连克三县,斩杀两位县令,聚众数万;
张吞天联合黔州土司攻陷贵阳府,正朝着渝州进发;
曾经被剿灭的刘天绪部下白莲判官周世清在楚州蛊惑民众,声势日益浩大,信徒多达十万……
抽调各地兵卒重新充实禁军所带来的反噬已然显现。
“这些乱贼……叛逆!”
曹祯咬牙切齿,“皆是看准了此刻朝廷的虚弱!”
诸葛明叹息道:“正是如此。陛下,当务之急是先重建禁军,平定内乱。至于张克……”
曹祯沉默许久,最终长叹一声:“罢了。就依老师所言,恢复张克的燕州总督与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之职。但朕有条件——他必须出兵协助秦州抵御西羌!”
“陛下圣明。”
诸葛明躬身道,“不过……张克恐怕不会轻易从命。”
曹祯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朕知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待朝廷平定内乱,重整军备,朕第一个要惩治的便是他!”
当夜,左相府书房。
诸葛明与弟子张白圭相对而坐,饮茶交谈。
烛光摇曳,映照出两人疲惫的面容。
“老师,陛下总算松口了。”
张白圭轻啜一口茶,“不过这道旨意……实在太过敷衍,这算不上安抚之举吧。”
诸葛明苦笑:“能争取到这一步已实属不易。皇上认定张克是掘皇陵、烧燕京的主谋,能答应加封已是极限。”
“但张克会接受吗?”
张白圭皱眉,“燕州总督本就是他实际掌控的职位,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也是之前被褫夺的官职。
这等于是将本就属于他的东西‘归还给他,毫无恩惠可言。”
诸葛明放下茶盏,目光深邃:“老夫明白,但朝廷如今能拿出什么?
国库空虚,连官员俸禄都已拖欠三个月,淮河防线修复需要资金,战死将士抚恤也需要资金。除了空头衔,我们还能给什么?”
张白圭沉默。
事实的确如此。
大魏朝廷在淮河一战中损失惨重,不仅损兵折将,修复防线与将士抚恤更是需要千万级别的花费。
如今各地税收难以收缴,朝廷财政已濒临崩溃边缘。
喜欢。
第384章 皇帝的脸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