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月的金陵,暑热尚未消散,然而内阁值房内却弥漫着一股肃杀寒意。
     原本称病在家休养的右相司马嵩,端坐在太师椅上,眉头紧蹙,神情凝重。
     左相诸葛明伫立在窗前,静静地凝望着院中飘落的梧桐叶,陷入了沉思,一言不发。
     礼部尚书孔子文在室内来回踱步,嘴里不住地念叨着“礼崩乐坏”。
     兵部侍郎曾仲涵则面色铁青,手中紧紧攥着一封来自青州府的急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蒙田……竟敢违抗朕的旨意?”皇帝曹祯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冷若冰霜。
     众人连忙起身,向皇帝行礼。
     曹祯大步迈入值房,一把夺过曾仲涵手中的军报,匆匆扫视一眼,随即冷笑一声道:“好一个‘齐州匪患未平,不敢擅离职守,请宽限时日!
     蒙田、蒙义两兄弟不仅拒绝南下接受整编,还将朝廷派遣的数百禁军缴械,奇耻大辱啊……”
     “朕让他们南下编入禁军,他们却留在齐州剿匪?剿什么匪?东狄都已撤兵,哪还有什么匪患!”
     左相诸葛明站在一旁,神色庄重。
     他早已预料到蒙家会有如此反应——蒙傲、蒙无敌父子两代人战死沙场;
     朝廷却拖着,连济南侯的爵位都不肯按例让蒙田承袭,如今又要收编齐州军,蒙家怎会轻易顺从?
     倘若英国公的四十万大军仍在,朝廷尚可强行施压,对方或许不敢反抗,然而……
     “陛下,”
     诸葛明缓缓开口,“蒙家毕竟世代镇守齐州,如今齐州历经战乱,城池残破,确实盗贼……”
     “确实什么?”
     曹祯猛地一拍桌子,怒声说道,“朕乃天子,是九州万方的主宰,朕的旨意,他们为何胆敢违抗?”
     司马嵩轻咳一声,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老夫听闻蒙田、蒙义兄弟用张克提供的白银和粮食,擅自补发了齐州军的抚恤,有邀买人心,拥兵自重之嫌。
     如今青州府、莱州府、兖州府的盗贼皆已被他们平定,民心已然归附……”
     “那又如何?”
     曹祯冷冷地打断他的话,“朕难道就该忍气吞声,眼睁睁看着一群叛逆拥兵自重吗?”
     左相诸葛明轻咳一声,劝慰道:“陛下息怒。蒙家在齐州经营多年,根基深厚,眼下朝廷刚遭遇大败,不宜轻易动武。
     臣之前就不同意直接派遣禁军“强请”他们……”
     曹祯打断他的话,说道:“那依老师之见,朕该怎么做?
     再下一道圣旨,求他们乖乖听话?还是封他们俩为齐州总督跟总兵?”
     诸葛明陷入沉默。
     他深知,小皇帝此刻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蒙田违抗旨意,更因为朝廷的虚弱已暴露无遗——多耳衮覆灭的不仅仅是四十几万大军,更是将朝廷的威严彻底踩碎。
     礼部尚书孔子文颤颤巍巍地呈上一份奏章,声音沙哑地说道:“陛下,蒙家不过是癣疥之疾,燕山军张克才是心腹大患啊!”
     曹祯接过奏章,匆匆浏览一番,脸色愈发阴沉。
     奏章上罗列着张克近几个月的“罪行”:
     杀宗室:齐王世子、德王等人被张克的部将冉悼以“通狄奸细”的罪名处决,并将尸首悬挂于城门示众。
     夺田地:济南府的民田尽数被其收归“私产”,与民争利,还屠杀无辜良民。
     乱礼法:不论贵贱,不分百姓士绅,统统抓去做工,彻底打破了士农工商的高低贵贱之分,罪大恶极呀。
     值房内一片死寂,唯有雨滴敲打窗棂的声音。
     右都御史贾世宪适时重重跪地,高声说道:“陛下!国朝真正的祸患在内不在外!
     张逆杀宗室、夺民田、乱礼法,其行径比之董贼、尔朱魔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逆之害,远甚于东狄、西羌!”
     贾世宪声嘶力竭地喊道,“其行如同禽兽,不分贵贱;
     滥杀宗室士绅,不辨尊卑。五胡之祸,恐怕都比不上这张逆之乱!”
     孔子文痛心疾首地说道,“士绅乃国之栋梁,代天子牧民,如今却被逼与贱民一同劳作,此乃礼崩乐坏、天下大乱之兆!”
     值房内的众大臣顿时议论纷纷。
     张克的“残暴”政策让这些朝臣真正感到了恐惧——异族入侵,大不了投降,换身官服、剃个头照样可以做官,反正异族也要依赖他们管理贱民;
     以前张克在真定府和燕山偏远地区的一小块地盘上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如今在济南府连藩王都……
     张克的行事方式,实乃欲断士人根基之举。
     让士绅与平民一同劳作,此等行径简直是倒行逆施,祸乱天下之举,长此以往,尊卑不分,天下必将大乱。
     皇帝曹祯的神情愈发阴沉难看。
     在对方覆灭代山的之前,其不过是盘踞于真定府燕山一隅的小军阀。
     然而如

第377章 不奉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