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曹祯与大魏朝廷之自信,并非毫无依据。
     英国公张维每日呈送之军报,捷报频传;
     今日收复一县,明日光复一城,眼见即将收复整个济南府。
     青州府之围困不攻自解,莱州府亦重归朝廷掌控。
     形势之好,已非小好所能形容,实乃大好特好至极。
     曹祯将最新战报置于御案之上,龙颜大悦,赞道:“好!好!英国公果然不负朕望,真乃国之柱石啊!”
     黄景赶忙奉承:“陛下圣明!全赖陛下指挥得当,自大军北上以来,捷报频传,此乃天命所归。”
     案几之上,军报堆积如山,每一封皆洋溢着胜利之喜悦:
     “兖州府大捷!多耳衮部主力仓皇北窜!”
     “莱阳府光复!守军溃不成军!”
     “青州府围解!贼寇焚营而逃!”
     曹祯负手行至军事舆图前,见代表王师之红色小旗已插至济南府附近,不禁志得意满。
     短短十几日之内,大半齐州已然收复,如此摧枯拉朽之攻势,即便最为保守之大臣亦无言以对。
     “陛下。”
     左相诸葛明躬身步入殿内,“老臣以为,英国公虽连战连捷,但……”
     “但什么?”
     曹祯挑眉打断其言,“老师又欲提及‘谨慎二字?”
     诸葛明苍老之面容闪过一丝无奈,只得低声道:“老臣只是认为,大军应当稳扎稳打……”
     “老师多虑了。”
     曹祯自信言道,“如今我军势如破竹,多耳衮已成丧家之犬。若此时放缓攻势,反倒予东狄以喘息之机。”
     随手拿起一份奏折,说道:“老师请看,英国公昨日又收复两县。照此势头,不出十日便能光复整个齐州!”
     诸葛明望着战报上华丽之辞藻,眉头微蹙。
     这些捷报太过完美,完美得不像真实之战场——未遭遇顽强抵抗,未陷入苦战,甚至连像样之伤亡都未曾出现。
     然而满朝文武皆沉浸于胜利之喜悦中,他多年之威望,也仅够在奏折末尾添上一句不痛不痒之提醒:大军应当谨慎前进,切勿轻敌。
     “老臣……谨遵圣意。”
     退出大殿时,左相之背影显得格外佝偻,为何形势一片大好,他心中却愈发不安?
     兖州府,大魏军主帅大帐之内。
     兵部尚书余廷益与蒙傲三子蒙无敌并肩而立。
     蒙无敌刚从青州府而来,身上仍披着麻衣孝服。
     二人正向英国公张维进谏:“英国公,多耳衮部主力未损,我军追击过急,营寨未固,恐遭反噬。”
     张维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当初在徐州府时,他确实对多耳衮颇为忌惮。
     可如今兖州府多耳衮主力北退,青州府解围,莱州府收复,敌军节节败退。
     不仅是他,帐中五军都督府之将领们亦皆认定——多耳衮不过是一个仓皇北逃之懦夫。
     “蒙总兵此言差矣。”
     南阳侯张俊泽率先打破沉默,冷笑一声道:“我大军挟覆灭代山之威而来,兵力数倍于敌,且连战连捷。东狄若敢反击,岂会等到今日?”
     蒙无敌脸色一沉,对方刻意称他为“总兵”而非“济南侯”,显然意在贬低蒙家之地位。
     安平侯徐茂德笑容满面地打圆场道:“余大人和蒙兄不必多虑。贾玄大师早已卜算过,此战我军所向披靡,敌军望风而降。”
     他转向一旁仙风道骨的老道士,问道:“大师此前预言,可有一句不灵验?”
     贾玄捋须起身,宽袖飘飘,说道:“老夫夜观天象,大魏将星起于东北,此乃灭狄中兴之兆。”
     言罢,他朝南方

第349章 形势大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