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王帐前,马蹄声如闷雷滚动。
得知了燕山骑兵从北边杀来的林丹汗彻底没了战心。
林丹汗攥紧缰绳,目光扫过仓促集结的万余名骑兵——这些已是短时间内能调动的全部部队了。
其余部队仍分散在东西南三大营,部队乱哄哄地整队,根本来不及形成有效战力。
34;多尔济!34;林丹汗厉喝,34;带五千骑挡住西面那支敌军!34;
他的弟弟多尔济脸色铁青,却不敢迟疑,立刻点齐人马冲向韩仙的部队。
这些所谓的34;骑兵34;多半是临时征召的牧民,皮甲残缺,武器杂乱,唯有王帐亲卫的近千还算齐整。
34;阿剌克卓特!34;林丹汗金刀指向西面,34;你率剩下五千人,务必拖住东面的敌人!34;
阿剌克卓特咬咬牙,带着另一支混编部队迎了上去。
这支队伍更糟——只有五百王帐骑兵。
林丹汗知道牧民骑兵与燕山军全甲骑兵的差距。
但他需要时间——只要再给他半个时辰,就能收拢三大营的两万骑。
到那时,即便不能取胜,至少能让对方忌惮,让他全身而退。
没错,他已经没胜利的希望了,逃走的部落把察哈尔本部也带的军心不稳。
久战必败,车阵里的燕山军还没动呢,哪怕有兵力优势他也彻底害怕了,根本摸不清燕山军的底牌。
白烬率领的三千骑兵已如出鞘利刃般展开。
中央千名半具装甲骑在晨光中泛着冷铁幽光,两翼各一千燕山突骑兵如展开的鹰翼,整个军阵呈品字形向前推进。
李骁勒马立于中军最前端,面甲下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34;整队。34;李骁的声音透过面甲传出,沉闷如雷。
身后传来整齐的金属碰撞声。
千名重骑同时调整马位,五排横队如尺子量过般精确。每排两百骑,马头平齐,间隔三步。
副将屠砺在左翼举起红底黑字的燕字旗,申疤在右翼扬起蓝底白月的李字将旗。
两翼突骑兵同时放缓速度,与中军保持三十步距离——这是完美的包围阵型。
两里外,多尔济的五千草原骑兵乱哄哄地列阵。
这些临时拼凑的战士大多只穿着皮袄,少数王帐骑兵才有铁片缀成的简陋铠甲。
他们惊恐地发现,对面的燕山军骑兵竟能在行进中保持如此严整的队形——马头平齐如刀切,连马步节奏都完全一致。
34;放箭!放箭啊!34;多尔济声嘶力竭地吼着。
稀稀拉拉的箭矢飞出,大多被重骑兵的护甲弹开。
燕山军甚至懒得举起左臂的小盾,依然保持着匀速推进。
两军相距三百步时,李骁缓缓抬起右臂。
34;立——槊!34;
千支三米五的马槊同时放平,槊杆尾端顶在骑兵腰间的铁环上,形成完美的冲锋角。
阳光下,淬火镔铁打造的槊尖泛着幽蓝寒光,远远望去,整支队伍仿佛突然长出了一片钢铁荆棘。
多尔济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冲锋——不是草原上常见的松散骑射,也不是中原骑兵的楔形突击,而像是一堵会移动的钢铁城墙!
34;冲过去!拦住他们!34;多尔济拔出弯刀,声音已经变调。
他知道背后就是北大营的辎重,一旦失守,整个察哈尔部将万劫不复,再无未来可言。
两军相距两百步。
34;进!34;
李骁一声令下,千骑同时催动战马。
起步时还是小跑,但三十步后已如雷霆碾地。
最恐怖的是,即使在全速冲锋时,这支铁骑依然保持着严整的横队——前排马头始终平齐,后排骑兵精确控制着马速,五排槊尖构成五道死亡水平线。
一百步。
李骁微微压低身体,将面甲彻底合上。
他能感觉到胯下战马肌肉的律动,这匹战马经过一年特殊训练,早已习惯墙式冲锋的节奏。
五十步。
草原骑兵惊恐的面容已清晰可见。
有人试图勒马转向,却被后面的同伴撞倒。
&n
第244章 墙式冲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