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拂晓。
沉寂了三日的大夏军营,在熹微的晨光中骤然苏醒,化作一头蓄势待发的钢铁巨兽。
沉重的营门轰然洞开,三万夏军精锐如同决堤的洪流,汹涌而出。
铁蹄踏地,发出沉闷而整齐的雷鸣,震得脚下的大地微微颤抖。
兵戈如林,三万把锋刃在初升的朝阳下反射出刺骨的寒光,连成一片令人心悸的雪亮海洋。
旌旗猎猎,遮天蔽日,各军军旗在晨风中舒展,仿佛无数双锐利的眼睛,俯瞰着即将染血的疆场。
大营内只留下的是一万匆匆赶来的民兵,他们大多衣衫尚显杂乱,手中的兵器也远不如正规军精良,脸上混杂着紧张、新奇与一丝茫然。
望着那钢铁洪流滚滚远去,感受着脚下尚未平息的震动,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压在了他们肩头。
这偌大的营盘、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便是他们需要守护的地方,让他们感到一丝丝压力。
战场选在距夏军大营五里外的一片开阔地。
吴胜利身披玄甲,胯下神骏的黑色战马,如同移动的山岳,屹立于中军阵前。
他亲率的五千甲种军,是全军最锋利的矛尖,
这其中三千人披挂甲胄,手持战刀,背上是军弩,他们沉默如山,杀气内敛,唯有甲叶在行进中偶尔碰撞,发出冰冷的低鸣。
然后就是夏军在湖广地区能够调动的两千骑兵,他们拥护在吴胜利身边,作为冲阵的机动力量。
紧随其后的是五千预备队,眼神锐利,随时准备填补任何缺口。
中军大阵的核心,赫然是一百辆狰狞的弩炮!粗如儿臂的特制弩箭已装填完毕,
巨大的绞盘和紧绷的弓弦散发着毁灭的气息,炮手们眼神专注,只待一声令下。
左右两翼,各一万精锐步兵方阵,如展开的双翼,步伐沉稳,队列森严,仿佛移动的钢铁堡垒,缓缓向前推进。
吴胜利为了加强两翼的战力,还把剩余的步枪都分去了两翼,有了这些步枪两翼的攻击力将大增。
与此同时,襄阳城方向,巨大的城门也缓缓开启,苗胙土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目光复杂地注视着下方涌出的洪流。
他动用了八万大军!陈洪范作为主将,亲领三万精锐为中军,左右两翼亦各有两万人马。
明军的规模远超夏军,出城时同样旌旗招展,人头攒动,铺满了城外的原野,声势浩大。
然而,细看之下,其队列的严整程度、兵卒的昂扬气势、甲胄兵器的统一,与对面那支沉默推进的夏军铁流相比,高下立判。
喧嚣嘈杂之声盖过了步伐的整齐,庞大的队伍在行进中略显松散,仿佛一头臃肿的巨兽。
两股洪流,如同宿命般,在开阔的平原上缓缓靠近。
距离一里。
如同有默契般,两军几乎同时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震天的脚步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连风声都仿佛被这肃杀之气冻结。
天地间只剩下旌旗猎猎的声响和数万人粗重的呼吸。
夏军阵型已成,
第1062章 湖广大决战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