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马车在平坦的道路上疾驰,车轮滚滚,发出清脆的声响,不一会儿,马车便抵达了府衙门前。
     郑芝龙坐在车内,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然后缓缓走下马车。
     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一种威严。
     而颜克英则留在车内,并未下车,他只是吩咐车夫将马车直接驶向城里的宅子。
     此时,府衙门口站着一群官员,最前面的是一个中年官员,他身着四品官服,面容和蔼。
     见到郑芝龙下车,他立即迎上前去,躬身行礼道:“恭贺南安伯大胜,南安伯实乃我南方之定海神针啊!”。
     这位官员便是孙朝让,字光甫,号本芝,江苏常熟人。
     他于崇祯四年考中进士,是明末着名的藏书家。
     其家族素有藏书之风,家中建有“西爽楼”等藏书楼,收藏颇为丰富。
     在政治方面,孙朝让的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并无太多出彩之处。
     然而,在明末那个动荡的时期,这样一位不折腾的地方官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郑芝龙见状,赶忙回礼,谦逊地说道:“不过是一场小胜而已,哪里值得府台大人亲自相迎呢?实在是罪过、罪过啊!”。
     他的话语并非虚言,在大明王朝,文贵武贱的现象非常严重。
     即便是三品的武职官员,在七品文官面前也往往要矮上一截,甚至可能会遭到呵斥,根本没有什么地位。
     即便是他这样手握重兵的军头,在以前孙朝让对他也是爱搭不理的,态度相当冷淡。
     这种情况直到他被封为伯爵之后,情况才稍有改观。
     可如今,孙朝让竟然将姿态放得如此之低,这着实令他心中一惊。
     俗话说得好,“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孙朝让如此举动,不知道给他挖了怎样的一个大坑呢!
     此时此地乃是府衙门口,双方只是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便一同迈步走进了府衙。
     两人进入会客厅后,郑芝龙这才惊讶地发现,屋内已经坐着另外两个人。
     他定睛观瞧,这两人他倒是都认识。其中一人乃是以右参政的身份分巡兴泉道、负责海防事宜的曾樱,另一人则是御史叶初春。
     这两个人的突然出现,让郑芝龙的心头又是一紧,他暗自思忖道:“看这情形,今天恐怕是难以轻易脱身啦!”。
     不过这两人也没有失礼,直接站起来道,“见过南安伯”。
     郑芝龙连忙还礼,双方一番见礼后缓缓坐下,马上就有小吏送上香茗,双方又是一顿寒暄。
     会客厅内,檀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骤然凝聚的紧绷。
     郑芝龙目光如电,迅速扫过曾樱与叶初春,心中警铃大作。
     这两位,一位是手握地方兵备、海防大权的道台,一位是风闻奏事、清流代表的御史,联袂孙朝让在此等候,绝非寻常。
     “曾道台、叶侍御,久违了,今日何幸,竟劳动三位大人齐聚?”,郑芝龙面上带笑,拱

第1012章 联军之议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