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6章 识见识我的厉害[1/2页]

大树将军冯异 老杜游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黎明破晓时,邓禹和隗嚣带着残部躲进密林,回望被赤眉军踏平的营地,满地狼藉中,昨夜他们相视而笑的那堆篝火,早已熄灭。
     这便是前情之事,也是邓禹和隗嚣的交往开始。
     邓禹在求助冯异的同时,并没有闲着,而是主动联系了天水王隗嚣。
     在这一点上,的确是邓禹的过人之处。
     前边我们讲过,邓禹退至蒲城以后,精心经营关中事务,又赢得了隗嚣的帮忙,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深得当地老百姓的赞誉和拥戴,
     邓禹再移兵云阳,并不经大汉皇帝刘秀赐封,就自称为关中王。
     “邓禹这个小子越来越猖狂了,竟然自封为关中王,我们还要挫挫他的锐气。”丞相徐宣忘不掉邓禹、隗嚣带给他的耻辱。
     他向樊崇建议,瞅准时机灭了邓禹。
     这个主意很好,可是该怎么实施呢?樊崇也没有了好主意。
     因为,这个时候,赤眉军从上到下,又一次沉浸在二次夺回长安 快感中。
     烧杀抢掠,
     杀人放火,
     逍遥快乐,
     是这些兵痞们的常态。
     樊崇等人,不想管,也不愿意管。
     赤眉军不攻打邓禹,邓禹也不进攻长安,两好搁一好。
     这可急坏了大汉皇帝刘秀。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邓禹的麾下大将刘嘉,突然叛乱割据自立,占据关中三辅。
     同时,延岑也在蓝田自称武安王,割据自立。
     刘嘉,出身刘氏宗亲,为人谦和,作战勇猛,在军中威望颇高。
     他跟随邓禹西征,屡立战功,深得邓禹信任。
     刘嘉驻守在关中三辅地区,负责保障大军后勤补给和侧翼安全。
     然而,
     随着势力的逐渐壮大,刘嘉的野心也开始膨胀。
     他看着长安周边混乱的局势,心中暗暗盘算:
     更始政权覆灭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秀虽占据河北,但关中距离遥远,鞭长莫及,自己为何不能在此成就一番霸业?
     邓禹正在中军大帐议事,突然接到急报:
     刘嘉在关中三辅地区叛乱,占据城池,阻断了邓禹大军的粮草供应线,并公开宣布自立。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邓禹和众将士震惊不已。
     “刘嘉为何如此?他难道忘了陛下的恩德,忘了我们一同出生入死的情谊?”
     邓禹怒目圆睁,
     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竹简纷纷掉落。
     帐中众将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刘嘉是受奸人蛊惑,有人则怀疑他早已心怀不轨。
     邓禹冷静下来后,迅速分析局势:
     刘嘉占据三辅,切断了粮草,若不及时解决,大军将陷入绝境;
     而此时长安城的赤眉军也在蠢蠢欲动,若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邓禹准备出兵平叛刘嘉时,
     又一则噩耗传来:
     延岑在蓝田起兵,自称武安王,与刘嘉遥相呼应,企图瓜分关中。
     邓禹心中怒火中烧,他深知,若不尽快平定这两股叛乱势力,自己西征的大业将功亏一篑。
     邓禹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如今刘嘉和延岑叛乱,我军腹背受敌,粮草短缺,诸位有何良策?”
     邓禹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帐中众人。
     “将军,刘嘉占据三辅,控制着粮草要道,应先集中兵力攻打刘嘉,解决粮草问题,再对付延岑。”
     一位将领提议道。
     “不可,延岑在蓝田,若我们攻打刘嘉,他必定趁机偷袭我军后方。
     依末将之见,应先击败延岑,震慑刘嘉,再回头收拾刘嘉。” 另一位将领反驳道。
     帐中众将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邓禹沉思良久,
     最终决定:先攻打蓝田的延岑。
     他认为,
     延岑新起,根基未稳,且距离较近,若能迅速击败他,既能鼓舞士气,又能震慑刘嘉,同时也可避免腹背受敌的困境。
     看到刘嘉反叛,延岑也在暗中积蓄力量。
     延岑本是南阳人,早年在汉中一带聚众起兵,后辗转来到关中。
     他武艺高强,作战凶狠,手下聚集了一批亡命之徒。
     蓝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延岑占据此地后,自称武安王,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妄图在这乱世中分得一杯羹。
     邓禹对这些暗流并非毫无察觉,
  

第106章 识见识我的厉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