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9章 。不考教师资格证了[2/2页]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划着小船的王大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的你,比任何“成功”都更真实。
     当然,我也想跟你说几个“十年后总结出的小经验”,如果你愿意听的话:
     第一,别把“开始”当成“承诺”。你报吉他班的时候,不用想着“必须学会弹《天空之城》”,就告诉自己“先去感受一下拨弦的声音”;你翻开教资书的时候,不用逼着自己“一定要考上”,就想“先看看教育学到底讲了些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敢开始,是因为怕做不好,但其实“试试”本身就很有意义。就像你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摔了好几次,但你第一次能自己骑五米的时候,比后来学会了还开心——快乐从来不是来自“完成”,而是来自“我做到了一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允许自己“有条件地放弃”。你当时放弃教资,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你发现自己对教育学真的没兴趣,这其实是种清醒。但如果是因为“太难了”“有点累”就放弃,不妨问问自己:“再坚持三天会怎么样?”三天后如果还是觉得不行,再放弃也不迟。就像你后来学做短视频,一开始总觉得剪不好,你跟自己说“再试五次”,结果第五次剪的视频突然有了一百多个赞,你一下子就有了动力。有时候,放弃需要“缓冲带”,别让一时的情绪替你做决定。
     第三,别把“没做成”当成“否定”。你总觉得“考不过教资”就等于“我不行”,但这就像说“我不会游泳”等于“我是个废人”一样荒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有人二十岁就找到人生方向,有人三十岁才发现自己喜欢什么。你看楼下的玉兰树,有的枝条春天开花,有的要等到夏天,但最后都会长出绿叶,谁也不用羡慕谁。
     第四,记得给自己“正向反馈”。你当时总在笔记本上写“今天又没看完一章”“这道题又错了”,却忘了写“今天比昨天多记住了两个知识点”“终于搞懂了什么是‘最近发展区”。人就像小孩子,需要被肯定才能往前走。后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睡前写三件“今天做到的小事”,哪怕是“按时吃了早饭”“给植物浇了水”,久了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没那么糟糕。
     最后想跟你说,十年后的你,过得不算特别好,但也绝对不差。没成为老师,却在社区图书馆找到了和孩子相处的快乐;没考上研,却在职场上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没瘦成闪电,却有了健康的作息。我偶尔还是会“半途而废”,比如上个月报的油画班,画了两幅就不想画了,但我一点也不难过,因为我知道,放弃这一件,是为了腾出时间给下一件——比如这个周末,我要去学做提拉米苏,听说那家烘焙坊的老师很有趣。
     你现在坐在书桌前,可能还是会觉得难过,那就允许自己难过一会儿吧。把那本教资书合上,泡杯热奶茶,看部喜欢的电影。明天早上醒来,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你还是可以选择新的开始——哪怕只是从“今天按时起床”开始。
     对了,后来那130块钱,我用它的“精神价值”赚回来了。去年社区搞公益拍卖,我捐了那本写满笔记的教资书,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买走了,她说“姐姐的笔记好认真,我也要加油”。你看,你以为的“浪费”,其实早就在悄悄发光了。
     所以啊,别灰心。你走的每一步,哪怕是弯路,都在为未来的你铺路。十年后的我在这里,活得好好的,还带着你当年的那点“三分钟热度”——只是现在我知道,那不是缺点,是对世界还保持着好奇。
     你慢慢来,我在未来等你。
     十年后的你
     这封信里藏了很多细节:你当时的纠结、自我怀疑,以及十年后回望时的释然。其实“没做成”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帮你筛选方向的过程。就像植物需要修剪枝叶才能长得更直,人生也需要一些“放弃”来腾出空间,让真正重要的东西扎根。希望现在的你,能从十年后的视角里,找到一点继续往前走的勇气——哪怕只是明天早上,笑着对自己说“没关系”。
    喜欢。
  

第809章 。不考教师资格证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