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家族聚会,表弟考上了重点大学,饭桌上眉飞色舞地讲他的学习方法。我妈在旁边搭话:“你哥当年高考比你还多二十分呢。”我赶紧踢了我妈一脚,笑着说:“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厉害多了,表弟这脑子,以后肯定比我有出息。”
表弟眼睛亮了亮,后来偷偷跟我说:“哥,其实我特怕你觉得我显摆,没想到你还夸我。”那一刻突然懂了,收起自己的光芒,不是否定自己的优秀,而是给别人留一片可以发光的空间。
职场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些总在朋友圈晒加班、晒成就的人,往往人缘最差;反而那些默默把事做好,功劳面前说“是团队的功劳”的人,更得人心。因为没人希望身边有个“参照物”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平庸,就像上学时,最让人不舒服的不是第一名,而是总在你面前说“我昨晚没复习”的第一名。
我开始学着做减法。开会时先听别人说完,再补充一句“刚才XX提到的点特别好,我补充一点想法”;同事请教问题,不说“这很简单”,而是说“我之前也卡过这里,咱们一起看看”;甚至在朋友晒旅行照时,不再下意识地接“我去年去的时候人更少”,而是真心夸一句“这地方拍出来像画一样”。
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小林开始主动跟我分享他的新发现,跨部门合作时对方更愿意听我的建议,连家里的亲戚都说我“越来越稳重了”。原来低调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清醒的处世哲学——你过得好,不必向全世界宣告;别人过得一般,也不必用你的优势去对比。
成年人的社交场上,最高级的智慧不是“我有多好”,而是“我能让你觉得你也很好”。就像成熟的稻穗会弯腰,真正有力量的人,从来不需要用锋芒来证明自己。
深夜的手机终于暗了下去,我删掉了那句准备发在工作群里的“补充说明”,换成了“刚才大家的讨论很有启发,我整理了几点共识,大家看看是否准确”。窗外的月光刚好照在桌角的绿植上,安安静静的,却透着一股生长的力量。
原来最好的状态,不是活成别人眼里的“厉害”,而是活成自己心里的“舒服”。不炫耀,不张扬,不是因为不够好,而是懂得: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你的优秀,不必成为别人的压力。
喜欢。
第803章 。你的优秀不要成为别人的压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