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能解决的了。”
我想起上周在地铁里,看到个穿高跟鞋的姑娘一瘸一拐地扶着扶手,当时还觉得是她鞋子不合适,现在突然有点理解那种钻心的疼。
“检查结果出来可以直接来找我,”王医生在病历本上盖了个蓝色的章,“这几天尽量少走路,穿宽松的鞋。”
我穿鞋时,发现脚底板的钝痛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就像每次发作后那样,只要停下脚步,疼痛就会像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些微的麻木感。
“谢谢王医生。”我把弹力球塞进裤兜,那点重量让步伐都稳了些。
走到诊室门口时,王医生突然叫住我:“对了,”他指了指我的鞋,“下次来记得穿双新鞋。”
我低头看了看那双旧跑鞋,鞋跟处的磨损像道月牙。推开门时,走廊里飘来消毒水和花香混合的味道——护士站的向日葵开得正好,金黄的花瓣抵着玻璃窗,把阳光折成细碎的光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超声室在走廊尽头,我踩着冰凉的瓷砖走过去,每一步都刻意放轻。脚底板的皮肤好像突然变得敏感,能清晰地感觉到地面的纹路。
做超声时,耦合剂凉得我打了个哆嗦。探头在跖骨下方滑动,屏幕上出现一团模糊的灰白色。“脂肪垫轻度水肿,”医生指着那片不规则的阴影,“看到没?这里密度不均匀,是反复挤压造成的。”
我盯着屏幕,突然想起小时候玩的橡皮泥,被反复揉捏后就会失去弹性,变得又硬又脆。
拿着报告单回到诊室时,王医生正在写处方。“怎么样?”
“脂肪垫水肿。”我把报告单递过去。
他扫了眼,在电脑上敲了串代码:“跟我判断的差不多。给你开盒扶他林乳胶剂,疼的时候涂一点。关键还是要休息和换鞋。”
我接过处方单,上面的字迹龙飞凤舞。“那我以后还能爬山吗?下个月公司团建去黄山。”
王医生把转椅转向窗户,阳光落在他白大褂的纽扣上,闪着细碎的光。“可以,但要穿专业的登山鞋,每走半小时就歇十分钟。”他顿了顿,“其实我们的脚就像老伙计,你善待它,它才会陪你走更远的路。”
我走出医院时,夕阳正把影子拉得很长。路过商场的运动鞋专柜,我停下脚步,玻璃橱窗里那双灰色跑鞋的前掌处有块明显的缓冲垫,像块鼓起的面包。
导购员拉开门:“先生,看看新款?这双采用了最新的缓震科技……”
我试穿时,脚底板像踩进云朵里。走了两步,前脚掌的压力被均匀地分散开,那种熟悉的紧绷感消失了。
付账时,手机弹出步数提醒:今天只走了876步。我摸了摸裤兜里的弹力球,橡胶的纹路硌着掌心,像在提醒我什么。
走出商场,晚风带着槐花香扑过来。我沿着人行道慢慢走着,新鞋踩在地上,发出沉稳的咚咚声。脚底板没有任何异样,只有种久违的轻松,像卸下了背负很久的重担。
路过街角的报刊亭,买了本徒步杂志。封面是雪山脚下的栈道,蜿蜒着通向云层深处。我翻到装备指南那页,用指尖划过关于足底保护的章节,突然明白王医生说的“科学地走”是什么意思——不是停下脚步,而是学会和自己的身体对话。
回家的路上,特意绕去公园。月光把石板路照得发白,我脱鞋坐在长椅上,拿出弹力球在脚底板来回滚动。橡胶摩擦皮肤的感觉有点痒,却很舒服,像在给老伙计做按摩。
远处的广场舞音乐隐约传来,夹杂着孩子们的笑声。我看着自己的脚,它们陪我走过无数路,穿过泥泞,踏过溪水,却很少被认真对待。
手机震动了下,是王医生发来的消息:“记得每天踩球五分钟,一周后复诊。”
我回了个笑脸,把弹力球塞进新鞋的鞋窠里。起身时,脚底板贴着柔软的鞋垫,每一步都踏实而轻快。原来不用忍受疼痛也能走远路,就像现在这样,月光在身后跟着,脚步踩着风,连影子都变得轻盈起来。
喜欢。
第812章 。腰有点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