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一头,再仰头时,泪珠顺着颊边滚到杏花粉的衣襟上,晕开一点更深的颜色。
“女儿叩谢皇阿玛、皇额娘。”她声音发颤,却带着笑,“往后……往后若有人问我名姓,我便答:‘艾杏影,字燕卿,长公主。”
衔杏在乳娘怀里咿呀一声,像替姐姐高兴。乾隆弯腰把衔杏抱过来,让她坐在自己臂弯,再腾出一只手去扶小燕子起身:“你妹妹的小名是朕取的,你的大名是你皇额娘取的,姐妹俩各占一个‘杏字,也算同根而生。”
景娴含笑点头,指尖拂过小燕子鬓边那支金凤衔珠步摇——正是当年册后大典上她亲手所插。珠串轻晃,映着窗外新晴的日色,像一泓碎金。
午后,乾隆亲自携小燕子往奉先殿上香,将“艾杏影”之名告于列祖列宗。回宫时,他忽命御前停辇,指着甬道旁一株老杏树道:“燕卿,你瞧那枝桠间新筑的燕巢。”
小燕子抬眼,果然见一对春燕衔泥,穿梭如剪。她心头一动,想起儿时在济南城墙根下,也曾仰头望过这样的巢,却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如今,她有名有姓,有父母,有妹妹,还有整个杏花天。
乾隆似看透她心思,朗声一笑:“朕今日再添一句——”
他伸手折下一枝杏花,递到她掌心: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燕卿,你的笛声,朕和你皇额娘,还有衔杏,都会一直听。”
小燕子握紧花枝,鼻尖是清冽的春香。她忽然转身,朝空旷的丹陛吹了一声清亮的口哨,像在应和遥远的笛音。风起,花瓣纷纷,落在她杏红的袖口,也落在“艾杏影”三个新刻的满篆小字上——从此,小燕子再不是无名之人。
喜欢。
第16章 杏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