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1章 氢凝核心待星火[1/2页]

诸天金手指之打造快乐人生 倾城雪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桃源仙庄的晨雾尚未散尽,李扬已站在湖心亭的全息投影前。屏幕上,星战世界的最后一帧画面——尤达大师捧着烤冷面的惊讶神情——正缓缓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火星北极的实时监控画面:银白色的超时空传送仪阵列正喷吐着淡蓝色的氢流,在赤红色的地表织成一张能量网。
     “扬哥,咱们这趟副本才走二十天,火星这边已经干到冲刺阶段了。”梁小龙叼着油条凑过来,指尖在投影上划出一道弧线,“马里奥舰队的三十艘采矿船在木星带创了纪录,三天前就把内核氢密度顶到临界值边缘了。”
     李扬的目光落在投影角落的时间轴上:从第326章那个晨雾弥漫的清晨提出“作妖”计划,到此刻正好十个月。这一百天里,桃源集团的进度条像被按下了快进键——第336章因暗物质辐射干扰推翻原计划后,“红核计划”的修正方案在马里奥舰队的加持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落地。
     “把秦老和舰队指挥接入会议。”李扬收起投影,“今天必须敲定点火方案,剩下两个月要留给舰队做最后的轨道修正。”
     两小时后,火星指挥中心的环形会议室里,全息投影将火星内核的实时影像悬在中央。三十余名科学家围坐成圈,马里奥舰队指挥官赵刚的虚拟影像站在末席,军绿色的制服上还沾着木星风暴的橙色尘埃。
     “数据说话。”秦思远推了推眼镜,助手立刻调出进度报告,时间轴被红色记号笔标得密密麻麻:
      第12月(第326章计划启动):马里奥舰队完成超时空传送仪部署,三十艘采矿船在火星北极凿出千座深井,同步搭建磁约束场。
      第35月(第336章方案修正):发现暗物质辐射干扰后,舰队紧急加装星盟护盾,将氢采集效率提升40%,用三个月完成内核固态物质抽离。
      第69月(第337338章执行阶段):舰队分三批进驻木星轨道,超时空采矿车集群日均输送氢燃料1.2×10?吨,较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填满内核空腔。
     “当前核心数据:”助手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投影上的数据流飞速滚动:
      氢密度:1.42×102?个/立方米(较临界值超标12%)
      纯度:99.91%(马里奥舰队的量子过滤系统把杂质锁在了木星轨道)
      约束层状态:铁镍化合物壳厚度56公里,抗压强度3.4×1011帕斯卡(较设计值提升6%)
      总耗时:297天(距一年期限剩余68天)
     李扬的指尖在“约束层状态”数据上停顿:“第337章部署的传送仪阵列,果然没让人失望。”他想起三个月前,马里奥舰队的工程船顶着火星沙尘暴,用纳米机器人在冰层下铺设超导线圈的场景——那些原本用于星际采矿的机械臂,改装后成了搭建磁约束场的利器。
     “但点火窗口只剩一次。”国家航天局派驻的陈院士敲了敲桌面,投影切换到火星公转轨道模拟图,“根据星历,未来68天内,只有当火星运行至近日点时,谷神星的撞击角度才能控制在89.5度±0.05度。错过这次,再等就得明年了。”
     赵刚的虚拟影像上前一步,调出舰队的战备报告:“马里奥舰队的‘星轨重定向分队已完成改装,十艘主力舰搭载了红警超时空引擎,能在72小时内抵达谷神星轨道。只要方案敲定,我们随时能出发。”
     会议室的灯光暗下,全息投影切换成动态模拟画面。秦思远站到投影中央,激光笔刺破黑暗,直指火星内核的氢团:“超固态氢的聚变窗口极窄——必须在0.03秒内达到1.1亿摄氏度、1.3×1012帕斯卡的临界值。这意味着撞击体的动能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
     画面中,一颗虚拟天体拖着蓝色尾焰撞向火星北极,冲击波如银色利刃贯穿地幔,在核心处激起刺眼的白光。模拟数据同步弹出:
      撞击速度:31.2公里/秒(马里奥舰队测算的最优值)
      瞬时压力:1.32×1012帕斯卡(刚好突破超固态氢的晶格束缚)
      能量转化率:89%(铁镍约束层将绝大部分能量锁在核心)
     “这相当于1.6亿颗沙皇氢弹的能量在直径1200公里的空间内爆发。”秦思远的声音在黑暗中回荡,“但不用担心火星解体——第337章马里奥舰队在掏空内核时,同步用次声波武器夯实地壳,现在火星地壳的抗压强度是原计划的1.5倍。”
     投影切换到聚变后的模拟:氢团中心的白光迅速扩张成燃烧的能量球,内核温度在十分钟内飙升至1200万摄氏度,随后稳定在900万摄氏度。“这团‘小太阳的燃烧效率远超预期,按这个状态,至少能支撑50亿年。”
     “更关键的是地磁场的重生速度。”陈院士接过激光笔,指向投影中逐渐展开的蓝色磁力线,“根据马里奥舰队最新传回的内核旋转数据,撞击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30天:磁场强度达地球的15%(足以偏转大部分太阳风)
      第180天:达地球的30%(能稳定保留大气层)
      第365天:达地球的50%(液态水可在赤道区域稳定存在)
     “这比原计划快了整整三倍。”陈院士看向赵刚,“多亏舰队在氢流中混入了铁镍粉末,相当于给内核加了‘催化剂。”
     赵刚咧嘴一笑:“那是梁少校的主意,他说玩红警时给坦克加镀层总没错。”
    &nbs

第361章 氢凝核心待星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