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站的科研人员们站在舷窗前,看着那艘庞然大物缓缓驶过,不少人红了眼眶——正是他们设计的深空地雷和破军要塞炮,最终终结了这场危机。
地球表面的庆祝更是如火如荼。北京的长安街上,民众自发组成人墙,举着李扬和梁小龙的巨幅海报欢呼;纽约的时代广场,电子屏循环播放着钛战机群绞杀蜂刺战机的画面,背景音乐是改编版的《欢乐颂》;里约热内卢的海滩上,篝火晚会从黄昏持续到黎明,孩子们举着自制的反物质炸弹模型,模仿着战场上的爆炸声。
而在无尽号的会议室里,一场低调的授勋仪式正在进行。国家最高执政长官亲自将“地球守护者”勋章别在李扬胸前,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想起第一次穿越位面时的紧张。
梁小龙站在旁边,胸前的“星穹勋章”同样熠熠生辉,两人相视一笑,曾经的试探与戒备早已在战火中化为默契。
“这枚勋章代表全人类的谢意。”执政长官的声音庄重,“没有启航舰队,就没有今天的地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李扬指尖摩挲着勋章,虽然自己根本就没把国家的授勋当回事,但是也乐于见到自己的成果被肯定,“不过我更关心战后总结——小玲,把战术分析报告调出来。”
全息投影瞬间切换成密密麻麻的图表。
小玲的虚拟影像飘到中央,用红色线条标注着关键节点:“本次战役的优势在于:1. 跨位面武器的突然性(深空地雷与破军要塞炮);2. 跃迁投放战术的创新性;3. 维修机器人的战场再生能力。不足在于:能级代差明显,常规武器对三叶草舰队几乎无效;舰载机速度落后0.1倍光速,机动性处于劣势。”
梁小龙指着“黑暗森林法则”的分析页:“根据意识体的初步审讯,三叶草舰队确实是‘文明清道夫,专门清除达到星际航行门槛的低级文明。可惜他们的航行日志被量子自毁程序销毁了,没能找到母星坐标。”
“找不到也好。”李扬看着窗外掠过的「星穹母巢」,“现阶段我们需要的不是复仇,是技术追赶。”
战后清理工作在一周后全面展开。马里奥舰队的采矿船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赶来,这些装备着千米级机械臂的巨型飞船如同太空拾荒者,将三叶草舰队的残骸分门别类——金属装甲被送往月球冶炼厂,反物质残留被收集到特制容器,甚至连蜂刺战机的碎片都被编号存档,成为军事博物馆的展品。
而那艘「星穹母巢」的最终归宿,是桃源科技集团位于月球背面的科技中心。当第一台等离子切割器在舰体表面切开第一道裂口时,全球数千名科学家通过直播见证了这一时刻。拆解工作持续持续进行中,科研人员们在量子纠缠装甲的夹层里发现了反物质引擎的核心图纸,在护盾发生器的残骸中破解了能量循环公式。
三个月后,第一台人类自主研发的反物质引擎在无尽号上试车成功,推进速度达到0.3倍光速。超级能量护盾的样机通过测试,能抵御5亿吨TNT当量的攻击。
这些技术被迅速应用到新建的舰队中,钛战机换装了反质子炮,黎明级护卫舰搭载了跃迁投放系统,人类文明的星际航行能力实现了跨代飞跃。
桃源科技空间站的庆功宴上,李扬举着合成酒杯,看着窗外穿梭的新型战舰群。
梁小龙和丽莎站在他身边,前者正在给刚晋升的少尉们讲比邻星系的战斗故事,后者则在调试量子雷达——那台曾经暴露地球坐标的设备,如今成了监测太阳系边界的“预警哨兵”。
窗外,「星穹母巢」的残骸已被改造成星际港口,第一艘搭载反物质引擎的探索舰正缓缓驶离泊位。人类文明的新篇章,在胜利的荣光中,正式翻开了第一页。
喜欢。
第325章 胜利的荣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