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朝堂发难,平城易主[1/2页]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久缓
大殿内的混乱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涟漪层层扩散。
拓跋晃脸色煞白,手指紧紧攥着龙椅的扶手,紧张的太过用力而有些缺氧。
众臣子或面面相觑,或唉声叹气,唯有以长孙观为首的几名老臣强作镇定,却也难掩眼底的恐慌。
就在这人心惶惶之际,辛弃疾与身旁四名飞虎军将士交换了一个眼神。
那眼神如同淬火的寒铁,锐利而坚定。说时迟那时快,五人同时发难!
辛弃疾身形如电,右手猛地从靴中抽出三棱锥,寒光一闪,已抵住身旁一名侍卫的咽喉。
那侍卫猝不及防,刚要呼救,便被辛弃疾左手捂住口鼻,只发出一阵呜咽。
与此同时,其他四名飞虎军将士也如猛虎扑食般行动起来,手中的三棱锥精准地指向周围侍卫的要害。
“噗嗤” 几声轻响,侍卫们手中的长戟、环首刀纷纷落地。辛弃疾顺势夺过一把环首刀,刀锋直指拓跋晃,沉声道:“太子殿下,束手就擒吧!”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大殿内瞬间死寂。拓跋晃惊得从龙椅上弹起,踉跄后退几步,指着辛弃疾颤声道:“你。。。 你们是谁?竟敢在大殿之上作乱!”
被俘虏的北魏将官早已吓得瘫软在地,浑身筛糠。
辛弃疾冷笑一声,踹了他一脚:“让你带我们进来,也算你立了一功。现在,告诉他们,我们是谁!”
那将官魂飞魄散,结结巴巴地喊道:“他。。。 他们是南朝飞虎军!是辛。。。”
还没等投降的将官说完,长孙观已开口,“太子殿下,他就是南朝飞虎军统帅辛弃疾。”
“辛弃疾” 三个字如同惊雷,在大殿中炸响。
拓跋晃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盯着眼前这个身着北魏斥候服饰的男子。
他早闻辛弃疾之名,却没想到对方竟能如此胆大包天,混进平城,直闯朝堂。
“你想干什么?” 拓跋晃强作镇定,试图摆出太子的威严。
辛弃疾环视殿内群臣,朗声道:“我飞虎军已全部入城!此刻平城四门皆被我军掌控,城外溃军也已被我军收编。如今拓跋焘的大军远在数千里之外,鞭长莫及。你们已无路可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面露惧色的臣子:“《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辛弃疾不想再造杀戮,只要你们归降,我保证不伤城中百姓一人,更会善待各位及家眷。”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怒视辛弃疾:“你休要痴心妄想!我大魏将士岂能向尔等南朝蛮夷低头?”
辛弃疾看向他,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位老大人,此言差矣。岂不闻,春秋时期,郑襄公肉袒牵羊面缚衔璧而降,终保郑国百姓安宁;汉末刘璋出城归降,成都得以保全。更有那殷商末年,微子启抱祭器归周,既全殷祀,又安黎庶,此皆识时务之典范。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为天下百姓计,史书中当有尔等贤名,又何必让满城生灵为无谓的抵抗陪葬?”
话音刚落,又有几名臣子窃窃私语。
却听到外面喊杀声渐起,一内侍连滚带爬的进殿禀报,“太子殿下,城内出现一伙南朝贼人,如今已攻破皇宫,向这里杀过来了!”
第276章 朝堂发难,平城易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