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走下半身,两者搭配能通治全身风湿,再加上杜仲、牛膝补肝肾,当归、川芎活血,所以王伯才好得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说着,门口的铜铃叮铃作响,一个背着药篓的药农踉跄着走进来,他穿着粗麻布衣裳,裤脚沾满泥浆,脸上冻得通红:“洛掌柜!快救救我家婆娘!她昨日上山采蘑菇淋了雨,今早发起高烧,浑身骨头疼,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洛风立刻起身:“别急,我这就去看看。”他转身对秦慕伊交代,“取羌活三钱、防风三钱、苍术三钱、细辛一钱、川芎三钱、白芷三钱、生地三钱、黄芩三钱、甘草二钱,这是九味羌活汤的方子,你先用水煎着,我去看诊回来正好用。”又对洛羽说,“拿上我的药箱,跟我去看看症状。”
众人跟着紧张起来,秦慕伊迅速抓药煎药,指尖在药柜间翻飞,很快将药材配齐下锅。陶锅里的清水很快泛起涟漪,羌活的辛香混着防风的清苦在灶间弥漫,随着蒸汽升腾出淡淡的药香。
半个时辰后,洛风父子匆匆回来,洛羽额上还带着薄汗:“娘,张婶是风寒夹湿证,高烧39度,头痛身痛,无汗鼻塞,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爹说正好用九味羌活汤。”
洛风擦了擦汗,接过秦慕伊递来的热茶:“幸好及时,再晚些怕是要转成肺炎。我已经给她施了针灸,现在就等汤药了。这九味羌活汤是治外感风寒湿邪的名方,羌活为君药,辛温解表,祛风除湿,配上防风、苍术增强祛湿之力,细辛、白芷、川芎散寒止痛,生地、黄芩防温燥伤阴,甘草调和诸药,正好对症。”
秦慕伊将煎好的汤药倒进青瓷碗,棕褐色的药汁泛着油光,香气比之前更浓郁:“我加了些生姜和大枣,让药味温和些,张婶身子弱,怕是耐不住纯药的烈味。”她用棉布垫着碗底递给洛羽,“快送去吧,趁热喝效果最好。”
洛羽接过药碗快步离去,秦叔忍不住问:“洛掌柜,这羌活真有这么神?一碗药就能退烧止痛?”他这辈子没少受风寒,每次都要熬上好几天。
“羌活的止痛效果确实显着。”洛风取来几本医案,“你们看这记载,有个樵夫在雪山冻伤,关节肿痛不能动,用羌活、独活、桂枝各五钱,煎水外洗加内服,三日就能下床;还有个妇人产后受了风寒,头痛如裂,用羌活三钱、川芎三钱、蔓荆子二钱,煎水喝了两剂就不痛了。它的关键是能‘祛风胜湿,不管是外感的风寒湿,还是内生的风湿痹痛,用对了都有效。”
正说着,洛羽兴高采烈地跑回来,手里还提着个篮子:“爹!娘!张婶喝下药半个时辰就出汗了,烧退了大半,说头也不疼了,让我把这篮新摘的草莓送来谢你们!”少年举起手里的草莓,鲜红的果子沾着水珠,看着格外喜人。
众人顿时欢呼起来,秦叔摸着下巴笑道:“看来这羌活真是济世的好药材!洛掌柜今日讲的这些,我们都记牢了,往后自家亲友有风寒感冒,就知道该用什么药了。”王伯也连连点头:“我那老寒腿,回头也照着您说的方子试试,说不定真能好利索。”
洛风看着伙计们欣喜的模样,又望向身边含笑的秦慕伊,心里暖融融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药柜上,一排排药罐反射着温润的光,羌活的辛香混着草莓的清甜在医馆弥漫,像一首无声的歌谣。他忽然想起年轻时在陇右采药的日子,那时秦慕伊刚嫁给他,跟着他在大山里风餐露宿,却从未抱怨过一句,如今两人守着这家医馆,既能治病救人,又能将药材知识传给街坊,这样的日子虽平淡,却藏着最踏实的幸福。
秦慕伊递给他一块刚切好的羌活根茎:“你闻闻,这新采的羌活比去年的香气浓多了,明年咱们多收些,做成羌活膏给街坊们冬天防风寒用。”她指尖划过他的掌心,带着药草的微凉,“再教洛羽认认羌活的种植方法,说不定往后咱们后院也能种活。”
洛风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药草的微凉:“好啊,等秋收后就去买些种子,咱们一起种。”他看向正在给伙计们分草莓的洛羽,少年正眉飞色舞地讲着羌活的功效,眼里的光和当年的自己一模一样,“等羽儿再学两年,就让他独立看诊,咱们俩就守着药园,安安稳稳过日子。”
暮色渐浓时,伙计们陆续散去,医馆里只剩下一家三口。洛羽在灯下抄写今日的药材笔记,秦慕伊在收拾药柜,洛风则在研磨羌活粉末,准备明日的药膏。药香混着墨香在屋里弥漫,窗外的月光洒进来,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济世医馆的青砖地上,拼成一幅温暖的画。
朱雀街的更鼓声从远处传来,洛风放下药杵,看着灯下温柔的妻子和认真的儿子,忽然觉得,这世间最好的药材,从来都不是深山里的奇珍异草,而是家人相守的温暖,是邻里互助的情谊,是将知识传给后人的踏实,就像这羌活,看似平凡,却能在风寒来袭时,为寻常百姓撑起一片温暖的晴空。
喜欢。
第780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话羌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