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70章 朱雀街医馆秘事:金线莲的济世妙用[2/2页]

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 御风小说实名刘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热,说胡话,还呕吐不止,吐出来的东西带着血丝。”
     “我伸手一摸他的脉,脉象洪大而数,再看他的舌苔,黄厚而腻,眼睛里布满血丝,呼出的气又热又臭。”洛风沉声道,“这是典型的湿热蕴结,加上饮酒过度,热毒攻 heart,已经引发了急惊风,再拖下去怕是要损伤肝肾,甚至危及性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明紧张地问:“那怎么办?用什么药能救他?”
     “当时情况紧急,我立刻让沈家准备银针,先针刺他的人中、合谷、曲池三个穴位,放了点血,让他先清醒些。同时让你们师娘去取药材,我当场开了方子。”洛风起身走到药柜前,取出几味药材摆好,“这方子的主药就是金线莲,而且必须用鲜品,取它清热凉血的效力最快。”
     他指着药材一一说明:“鲜金线莲五十克,这是君药,负责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然后是臣药,生石膏三十克,知母十五克,这两味是清热的主力,能快速降高热;黄连十克,黄芩十二克,清除胃肠里的湿热;再配赤芍十五克,丹皮十二克,凉血止血,对付他呕吐带血的症状。”
     “光这些还不够。”洛风又拿出几味药材,“还得加些佐使药:栀子十克,通利三焦,让热毒从小便排出;连翘十五克,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生甘草六克,调和诸药,还能保护脾胃。另外,他呕吐不止,得加竹茹十二克,生姜三片,止呕护胃。”
     他顿了顿,强调道:“这方子的配比很关键,金线莲必须用足量,鲜品的效力比干品强三成,但性子更凉,所以要用生姜中和一下。生石膏的量也不能少,不然压不住这么重的热毒,但也不能多,否则会伤脾胃。”
     “药材备齐后,我让沈家立刻用急火煎汤,一碗药煎成半碗,放温后给他灌下去。”洛风继续道,“第一碗药灌下去半个时辰,他的体温就降了些,不再说胡话了。我让他们每隔两个时辰煎一次药,每次半碗,同时用鲜金线莲捣成汁,兑着温水给他擦拭额头、腋下和手心脚心,物理降温。”
     秦慕伊补充道:“那晚我们没敢离开,就在沈家住下了。到了后半夜,文轩开始出汗,体温慢慢降了下来,也不呕吐了。第二天早上再看他,虽然还有些虚弱,但脉象已经平稳,舌苔也退了些,能喝些米汤了。”
     “之后我把方子稍作调整,减了生石膏和黄连的量,加了十五克麦冬和十克玉竹,滋阴养胃,让他继续服用。”洛风笑道,“连喝了五天药,沈文轩就能下床走动了,第七天来医馆复诊时,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只是还有些气虚,我又用金线莲十五克,配黄芪二十克,党参十五克,炖了老鸡汤给他补身子,半个月后就彻底好了。”
     伙计们听得连连点头,阿明感叹道:“原来金线莲这么厉害!这方子配得真是巧妙,又能清热又能护胃,还能止血,难怪沈少东家好得这么快。”
     “这就是中药配伍的精妙之处。”洛风拿起那株鲜金线莲,“金线莲的黄酮类成份能清除热毒,甾体类成份能利湿,氨基酸能补气,再配上其他药材的成份,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比如生石膏的主要成份是含水硫酸钙,能清热泻火;黄连含小檗碱,能抗菌消炎;丹皮含丹皮酚,能凉血止血,这些成份相互配合,才能快速见效。”
     洛羽似懂非懂地点头,突然问:“爹,那沈哥哥以后是不是不能喝酒了?”
     “说得对。”洛风赞许地看着儿子,“我已经嘱咐过沈文轩,以后要少喝酒,饮食清淡,不然湿热再次蕴结,就算有金线莲也未必能这么幸运了。药材能治病,但更重要的是平时懂得保养,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夕阳西下,医馆里的药香和茶香交织在一起,温暖而宁静。洛风看着伙计们认真记笔记的样子,看着儿子好奇的眼神,又看了看身旁温柔浅笑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暖意。他知道,这些关于药材的知识,这些治病救人的经验,就像金线莲的金线一样,会一代代传承下去,守护着朱雀街百姓的安康。
     秦慕伊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柔声道:“时候不早了,该准备晚饭了,今天我用金线莲炖了排骨汤,让大家都尝尝这药材的滋味。”
     “好!”洛风笑着起身,“不光要懂它的药性,还得尝尝它的味道,这样才能真正记住这味好药。”
     伙计们欢呼起来,洛羽拉着父亲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内堂走,嘴里还念叨着:“金线莲,金线莲,叶片有金线,能治高热病……”清脆的声音在医馆里回荡,伴着淡淡的药香,构成了朱雀街最寻常也最温暖的画面。
    喜欢。
  

第770章 朱雀街医馆秘事:金线莲的济世妙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