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方面,挥发油是陈皮的灵魂,像柠檬烯、橙皮苷,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排除肠道积气,所以吃了胀气的时候,闻闻陈皮味都舒服。”秦慕伊细数着,“还有黄酮类化合物,比如橙皮素、新橙皮苷,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另外,它含的肌醇、维生素B族,也能帮助消化。”
“陈皮性温,味辛苦,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洛风说,“脾胃气滞最适合用它,就是那种肚子胀、没胃口、打嗝反酸,或者痰多咳嗽的情况。它能让‘气顺畅起来,脾气顺了,消化自然就好了。用量3到10克,一般要泡软后切丝煎服,也能泡水当茶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病例:杂货铺赵掌柜的顽疾
正说着,朱雀街南头杂货铺的赵掌柜捂着肚子进来了,脸色发黄,走路都没力气。“洛先生,您快给看看,这肚子胀得像个皮球,吃不下饭,好不容易吃点还往上反酸,大便也不成形,都快一个月了。”
洛风让他坐下,搭脉后又看了舌苔:“脉缓弱,舌淡苔白腻,是典型的脾虚湿阻。”他问,“是不是前段时间贪凉,吃了不少冰西瓜?”
赵掌柜一拍大腿:“可不是嘛!上个月天热,我一天能吃半个冰西瓜,后来就开始不舒服,吃了不少西药也不管用。”
秦慕伊在一旁记录:“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薄,体倦乏力,符合脾虚运化失常的症状。湿邪阻滞,气机不畅,所以会胀;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所以便溏。”
洛风沉吟片刻:“给你开个方子,四君子汤加味。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茯苓10克,陈皮6克,炙甘草6克,砂仁3克(后下),炒麦芽10克。先抓五剂,每天一剂,水煎服。”
阿明赶紧记方子,洛羽好奇地问:“爹,这里面既有白术健脾,又有茯苓渗湿,陈皮理气,是不是就是您说的配伍?”
“对。”洛风点头,“党参补气,白术健脾,茯苓渗湿,甘草调和,这是四君子汤的底子,能补脾气;加陈皮就是六君子汤,增强理气化痰的作用;再加砂仁化湿开胃,麦芽消食导滞,正好针对赵掌柜的症状。”
秦慕伊这时已经抓好药,嘱咐道:“煎药的时候,砂仁要最后放,煎五分钟就行,不然挥发油跑了就没效了。另外,这五天别吃生冷、油腻的东西,多喝小米粥,晚上用热水袋捂捂肚子。”
赵掌柜拿着药千恩万谢地走了。三天后,他特地来医馆道谢,说吃了两剂药就觉得肚子不胀了,能吃下小半碗饭,大便也成形了。洛风让他把剩下的药吃完,再用陈皮、炒麦芽泡水喝半个月,巩固疗效。
延伸:脾胃调理的讲究
等赵掌柜走后,洛风接着讲:“你们看,调理脾胃就像给生锈的机器上油,不能急。白术、茯苓、陈皮是基础,还得根据情况加其他药。比如胃里有寒,就加干姜、生姜;有热,加黄连、栀子;食积不化,加山楂、神曲;气虚明显,加黄芪、党参。”
秦慕伊拿出几样药:“像这山药,性平味甘,能补脾养胃,适合长期食疗;莲子能补脾止泻,益肾养心,熬粥最好;还有白扁豆,健脾化湿,夏天吃最合适。这些药食同源的,平时多吃点,比生病后再吃药好。”
洛羽指着药圃里的一株植物:“娘,那是不是苍术?看着跟白术有点像。”
“眼力不错。”秦慕伊笑着说,“苍术和白术都是菊科,但苍术更燥,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适合湿气重又有风寒的情况;白术则偏于补气,燥湿的同时不伤正气。这就是中药的微妙之处,差一点,药性就大不相同。”
阿明翻着笔记,突然问:“洛先生,这些药的化学成分这么复杂,会不会有副作用?”
“问得好。”洛风严肃起来,“是药三分毒,白术过量会导致口干、便秘;茯苓利尿太强,可能伤阴;陈皮辛温,阴虚火旺的人吃了会上火。所以用药必须辨证,剂量要准,这也是咱们学医的本分。”
日头升到正中时,医馆里又来了几个病人,洛羽和阿明忙着抓药、碾药,嘴里还小声背着药材的特征。洛风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正在给病人诊脉的秦慕伊,心里踏实得很。他知道,这些关于脾胃的学问,就像熬粥一样,得慢慢熬,细细品,才能熬出最醇厚的味道,而这份守护健康的责任,也正像这医馆的药香,会在朱雀街的烟火里,一代代传下去。
喜欢。
第745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的脾胃药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