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杨静宜敲敲扇子,没说话的意思。
     王遣便恭敬道,“臣曾有幸见过殿下拟的民生十疏,心向往之,不知殿下可有时间赐教?”
     “现在?”
     杨静宜看看主位上已经气得面色青紫的岳宁。
     “无事,殿下若不介意可随臣去书房。”
     她倒是想。
     可惜她哪里知道所谓的民生十疏是什么?
     “算了,改天我去国子监找司业。”
     “殿下折煞微臣,微臣何德何能,愧不敢当殿下一个我字。”
     杨静宜一愣。
     她醒来多时,王遣还是第一个听到她自称“我”提出愧不敢当的人。
     她想了想,“不过一个称呼而已。”
     “恕微臣直言,殿下平易近人是为君仁心,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当得起殿下仁爱。”
     这话就差指名道姓说岳宁不配。
     她其实也不是故意如此。
     可能因为身份骤然转换不习惯,她始终没办法把自己当成太子江予初,如今回忆先前的种种,好像只有需要彰显太子权威时她才会自称“孤”。
     如今听王遣说起,她好像确实应该改。
     思及此,她冲王遣颔首,“多谢王司业提醒,关于民生十疏的事,改日孤亲自去国子监与司业详谈。”
     王遣激动的抱拳。
     杨静宜却在想,眼前这看上去格外纯粹的人真的像刘广说得那样坏事做尽,旁观冷死从不施以援手吗?
     回东宫的路上,她心血来潮地让小寒架着马车去书肆里将江予初的着作全部买来窝在书房里仔细研究。
     其中就有王遣提及的民生十疏。
     不可否认的是江予初的仁心博爱,她似乎对百姓有种天然的怜悯和同情,她共情他们所有的遭遇和艰辛,在不同着作中积极阐述各种改革措施试图改善民生。
     可惜,这样的江予初死了。
     死在她所有抱负没来得及施展的时候。
     皇后即便知道大概也从不后悔江予初死掉,更不在意她那些抱负是否得以施展。
     那想要名垂青史的皇帝呢?
     他若知道会不会后悔曾经没有多关心这个心系万民的孩子?若江予初还在,只要那些改革十之一二落地,大雍将会迎来一片盛名繁华的景象。
     名垂青史,唾手可得。
     杨静宜叹了口气。
     默默在心里说了句对不起。
     从她代替江予初活下来开始,这些东西就注定只能流传于书肆茶馆之中了。
    喜欢。
  

第21章 司业王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