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空警报的拉响。
红山根据地26万军民开始有条不紊地向防空洞转移。
得益于提前一个小时的预警时间。
再加上每月一次的防空演习训练,整个疏散过程井然有序。
与上次仓促躲避毒气弹袭击不同。
这次老百姓们不仅带上了贵重物品,连家畜也都妥善安置。
34;快!往三号防空洞走!34;
34;老人孩子优先!34;
34;别慌,时间还来得及!34;
......
此起彼伏的引导声在根据地各处响起。
老百姓们虽然神色紧张,但动作丝毫不乱。
他们心里清楚,这次不是演习——从疏散规模就能看出,日本鬼子要来真的了。
而远在太原的日本鬼子指挥官们。
根本想象不到红山根据地已经做好了如此充分的准备。
在林枫的系统扫描和天机情报局的严密排查下。
红山根据地早已成为铁板一块。
所有潜伏的敌特分子都被清除干净。
剩下的全是心向八路军的忠诚百姓。
这种高度的纯洁性,正是红山根据地能够迅速应对危机的重要保障。
所以日本鬼子指挥官们做梦也想不到。
就在他们的轰炸机群起飞的同时。
红山根据地的26万军民已经提前一个多小时开始了有序的防空疏散。
若是让他们得知这个事实。
恐怕会惊得目瞪口呆,连连高呼34;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34;
在防空的地方,以鲁小班为首的根据地基建团队却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望着红山根据地周围连绵起伏的山脉。
这位基建负责人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正在构思一个宏伟的计划,将这些山体内部挖空。
然后改造成可以容纳机械厂、钢铁厂、纺织厂等重要工业设施的34;山中工厂34;
34;同志们,我有个想法34;躲进防空洞后。
鲁小班立即召集他的团队开起了临时会议。
34;我们要在山体内部建造工厂。
这样就算以后日本鬼子发动更大规模的轰炸。
我们的军工生产也不会中断,甚至可以在空袭期间继续生产!34;
这个极具前瞻性的构想让在场的建筑队员们眼前一亮。
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很快就形成了一套初步方案。
鲁小班和他的团队他们准备在空袭结束后。
立即对周边山体进行实地勘察。
制定一份详细的34;山中工厂34;建设方案,再呈报旅长林枫审批。
这个计划堪称超前——就像后世新中国三线建设时期那样。
将重要军工企业藏于深山之中,即便遭遇原子弹袭击也能安然无恙。
若是林枫得知这个构想,定会大加赞赏。
这完全符合他的根据地的战略思路。
与此同时,红山机场也做好了万全准备。
除了六架运输机已安全转移至防空洞外,其余战机全部在跑道上严阵以待。
机场的防空设施堪称铜墙铁壁。
各类防空洞和掩体一应俱全,确保飞机不受轰炸影响。
飞行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全副武装地坐在驾驶舱内待命。
所有战斗机都满载弹药,机炮上膛。
而轰炸机则一反常态地卸下了航空炸弹,转而加装机枪机炮。
这次它们将不执行轰炸任务,而是作为辅助火力参与防空作战。
李空明和陈飞制定的空战战术也简单。<
第842章 “山中工厂"建设方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