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蔚王,杨一清这才明白这群人都是蔚王培养出来的人才。
……
杨廷和回到内阁,第一时间召来了严嵩,他面色冷峻,盯着严嵩道:“你报刊司究竟在做什么?!”
“你若做不好,本官就上奏皇上换个人去做!”
严嵩不明所以,但他知道杨廷和有这个能力,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阁老,下官愚钝,怎么了?”
杨廷和怒火中烧的道:“你问怎么了?你还有脸问怎么了?!”
“湖广那边的报刊,怎么就将钱宁的事发表出来的?”
“你们审核的力度呢?”
严嵩沉思了一会儿,也没想出原因,但还是道:“下官知罪!”
杨廷和道:“将湖广那边的主官给办了,马上调令过去,换个有头脑的!”
“是!”
杨廷和看着严嵩,道:“你也回去吧。”
“下官告退。”
严嵩战战兢兢的离开内阁,他还是有些不明所以,究竟哪里出问题了。
杨阁老不满湖广那边的所作所为,湖广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报刊司发生了什么事?
无外乎就是将钱宁的罪证公之于众,文官不是向来和锦衣卫之间关系不和么?这次若是能弄掉一名锦衣卫,还是前锦衣卫指挥使,于情于理来都没有任何不妥啊。
不过很快严嵩想明白了。
钱宁可能是蔚王想保的人,毕竟他在替蔚王做事,所以这过程有个度,只要钱宁能将那名商人给放了,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证明了文官压着锦衣卫。
但阁老不想将事情扩大,因为事情一旦扩大,那么就会牵扯到蔚王和皇上。
蔚王不可能看着替自己办事的人被文官废掉,所以势必要和杨廷和站在对立面。
目前来看,杨廷和还是不愿意和蔚王树敌,更不愿意站在蔚王的对立面。
所以他才会批判湖广那边的报刊司做事没有脑子。
严嵩想到这里,终于将事情捋清楚明白了。
想明白后,他又不由的倒吸凉气,看来在阁老下面为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湖广报刊司主官可能都不太明白自己哪里犯了错,就这么被干了下去,在大明做官,若是城府不深,若是不理解上面的心思,冒然去做一些自认为没错的事,只能自食其果。
严嵩不由有些胆寒,这次杨廷和没有找自己麻烦,下次呢?
或许他不会有麻烦,因为杨廷和还要用他,报刊司就是一把利剑,杨廷和没找到心腹胜任这个位置之前,绝对不会轻易动自己。
可万一呢?一旦未来他找到了这样的一个人,那自己又该当如何自处?
严嵩回到报刊司,他想了很久,不寒而栗,最后还是开口对左右道:“下一封调令,将湖广报刊司使给撤下来吧。”
“不管用什么理由和借口,五天之内我一定要看到他下台,给他调回到京师来,重新选人过去。”
“是,严大人!”
喜欢。
第143章 杨一清的态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