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初夏的天渐渐燥热起来,紫禁城今日一早,便有一封奏疏紧急通过通政司送到了朱厚照的案前。
     朱厚照看完奏本后大惊失色,急忙召见了内阁六部。
     当杨廷和等高官抵达御前,看到通政司送来那封奏本后,所有人面色都不由凝重起来。
     肃王自杀了!
     并且写下了一封遗书,指责朝廷违背祖训,逼使藩王失去活路,他愿用死来给朝廷警示,希望朝廷幡然醒悟知错就改,重新恢复诸藩俸禄。
     杨廷和看完后,立刻道:“殿下,兹事体大,此事一定要捂住,宜尽快派人去肃州稳住肃王家眷,决不能让肃王这封遗书真相于天下。”
     这封遗书一旦被天下藩王知晓,定会激起所有藩王对朝廷更加强烈的不满。
     “殿下。”
     刘瑾急促的走来,找到朱厚照,满脸忧色的道:“肃王世子已将肃王遗书公布于天下,诸藩王恐怕此时都已知晓了。”
     听到这话,杨廷和脸色愈加凝重,他怎么也没想到肃王府那边反应会这么快,莫非肃王真的以身入局,用他的死来逼着朝廷收回政策?
     杨廷和始终不相信这藩王会有这份决绝的勇气。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杨廷和心中持疑。
     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李荣急促来到大殿,躬身道:“启奏殿下,宁王、寿王、益王、秦王、晋王、兴王等诸藩王联合上奏,祈求入京面圣。”
     看得出来,这一次关于藩王政策调整的改革,给天下宗藩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以至于所有藩王联合抵制。
     朱厚照蹙眉道:“将奏本搁置了。”
     “杨阁老,此事该如何处理?”
     杨廷和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只能道:“太子殿下,此事不宜拖着,臣建议以皇明祖训为根据,拒绝藩王入京的请求。”
     “着令都察院派遣御史,前去诸封地巡查,防止藩王生变。”
     虽然现在大明不再是朱元璋事情,藩王不再具备军权,但也不得不防。
     熟读历史的杨廷和,又怎能不知道这次削减藩王俸禄的影响,和当初建文削藩十分相似。
     也是有藩王被逼自杀,然后燕王起兵。
     唯一不同的是,现在藩王没有兵权,成不了大事。
     朱厚照点头道:“你去下发。”
     “遵旨!”
     朱厚照挥挥手道:“就如此,都回去吧。”
     “微臣等告退。”
     ……
     朱厚照揉了揉额头,一股疲惫感油然而生,他真的觉得做皇帝越来越没意思,虽然现在他是监国,但行使的权力却已经和皇帝没有两样。
     一件件事不断地冲击着他,大事小事都要他亲自处理,一个处理不好,天下就会大乱,不得不谨慎对待。
     “刘大伴,蔚王回来了吗?”
     朱厚照已经知晓朱厚炜出京了,具体去哪儿朱厚炜也没说,朱厚照权当他出去散心了。
     他真羡慕自家小老弟啊,没有这层身份约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用和群臣结束,不用时刻想着国家治理不好愧对列祖列宗诸如此类的。
     刘瑾道:“蔚王爷已经回京了。”
    

第65章 危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