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提供稳定的治疗支援,并用元素法术对天兵造成持续性的伤害和干扰。
在这样的立体化打击体系下,单个的天兵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甚至可能在靠近秦汉主力部队之前,就被二号和重装动员兵的远程火力活活磨死。
秦汉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可以做到完全无伤,轻松获得那200点经验和能量。
然而,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
刚才发生在玄武湖水下的那场战斗,如同一盆冰水,狠狠地浇醒了他因为近期实力膨胀而可能滋生的一丝自满。
同样的200点经验值级别的“诡异地点”,仅仅因为一个“水下”的环境限制,就让他投入了全部精锐力量,并且打得如此艰难,甚至一度濒临绝境,若非有诸多幸运因素,牧师的水之亲和、二号的C4恰好找到了结构弱点,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环境!
这个看似简单的词语,在末世中却蕴含着足以致命的力量!
他回想起战斗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兵种在水下的窘迫表现,心中充满了后怕和反思。
重装动员兵,这些陆地上的钢铁堡垒,移动的火力平台,在水下简直如同被缚住了手脚的巨人。
M60通用机枪的子弹,在穿透几米的水体后,威力就急剧衰减,如同强弩之末。面对那些皮糙肉厚、生命力顽强的鱼类傀儡,很多时候只能起到推搡和击退的作用,无法像在陆地上那样轻易撕裂目标。
枪口喷吐的火焰和震动在水中形成了明显的视觉和声学信号,反而更容易吸引鱼群的围攻。
士兵们被迫更多地依赖沉重的枪托进行砸击,拔出匕首进行效率低下的捅刺,甚至用覆盖着厚重装甲的拳脚进行格斗。
他们的防御力虽然惊人,能够硬抗大部分鱼类的撞击和撕咬,但也因此牺牲了灵活性,在混乱的水流和鱼群的挤压下,保持平衡、维持阵型都变得极其困难,每一次移动都仿佛在泥沼中跋涉,体力消耗呈几何级数增长。
沙漠骑手,这个以机动性和冲击力见长的兵种,在水下更是如同被折断了翅膀的雄鹰。
他们赖以生存的战马无法进入深水,失去了最大的优势。
手中的骑枪在这种环境下几乎无法使用,精锐弯刀的劈砍动作受到水的巨大阻力,威力大打折扣。
他们引以为傲的冲锋速度和灵活的马上技巧荡然无存。
最终,这些曾经纵横沙场的矫健骑兵,只能无奈地蜷缩在队伍中,举起圆盾,组成一个被动的、不断承受冲击的盾墙,像礁石一样硬抗着鱼潮的拍打,其作用被无限压缩,几乎沦为了纯粹的防御单位和牧师的贴身保镖。
看着这些昔日能轻易凿穿敌人阵线的精锐,在水中如此憋屈地挨打,秦汉心中充满了无奈。
可以说,若非有那十名军士级牧师,这场战斗的结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他们学习的【水之亲和】技能,在这个特定的战场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喜欢。
第458章 环境不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