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开,展示给温清宁看。
温清宁垂目自右往左去看,第一张便认出画的是高二娘子。
画中的高二娘子脸颊饱满,眼睛又圆又大,不似今日所见的那般消瘦无神。
挨着高二娘子的那幅画画的是个正当韶龄的女子,一对不浓不淡的秀眉下嵌着一双荔枝眼,显得极有灵气。天生上扬的唇角,让她看人时自带暖意。女子一头乌发尽数盘在发顶,用一块布帕包裹,又缠了一条布带,长长的带子垂放在肩头,让她像极了佛祖菩萨座下的童儿。
想来这就是佛婢了。
而竽瑟的话也证实了温清宁的猜测。
“她就是佛婢……婢子在村里问了好几户人家,大家说的都差不。不过这画是婢子听完之后转述给画师所作,又没法子和村里人确认,细节上恐怕还会有些出入。”
“不要紧,感觉对了就行。”
这般说着,温清宁的视线移向第三张画像。
第三张画的仍旧是个女子,画的浓眉细目,半垂的眼帘露出细长的眼睛,鼻梁英挺,嘴唇菱角分明,若不看发饰,像极了男子。
温清宁看得稍稍一怔,与画像上女子对视时仿佛在与蛇相望,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这画的也太传神了吧。”
竽瑟听到她的嘀咕声,点头附和:“婢子也这么觉得,但那个阿婆说,那女子看人时就是让人觉得心里毛毛的,像被蛇盯着似的”
蛇?是话本中复仇的巳娘吗?
怀着这样的猜测,温清宁转眸看向最后一张画像,这一张画的是个男子,与第三张画中的女子极为相似,只是长相更加硬朗些。
“想来有争议的就是这两张吧。”
“是的。”竽瑟指着画像上的男子说道,“村里人都说跟在佛婢身边的是这人,只有被家人说眼神不好的阿婆说他是穿着男装的女子。婢子原想只画这一张,又担心弄错,就请画师男女各画了一张。”
温清宁肯定道:“各画一张是对的,口述画像本来就会有差异,男女长相便是再相似也会略有不同,如此一来会更直观些,方便咱们寻人。”
她又细细地看了一会儿画像,唤了李立身进来,把画像交给他,让他拿去打探。
“不需要一模一样,有几分相似便成。”
李立身应了一声,揣着画像出了府廨,路上买了些酒肉吃食直奔长安县廨去寻往日的同僚兄弟们帮忙。
县廨的差役常在外行走,对平头百姓比上头的更熟悉,加之七大姑八大姨那庞大的消息网,也知道更多的传言秘闻。
夜色降临,京兆府内各处灯火通明,温清宁和竽瑟守在书房内,时不时望向门外,或是看一眼烛火。
进宫的沈钧行没有回来。
出去跟踪的平安几人也没有回来。
蜡烛一点点变短,月亮一寸寸的往西沉,突然,院子里响起嘈杂的脚步声,伴随着大吼:“大夫!”
喜欢。
第270章 账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