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己大舅哥,又让他叫自己大哥,想想那场景就爽。
     谁让他在背后给自己乱扣帽子,还让自己在美女面前丢了脸,要知道,杨帆是很‘记仇的。
     如果程处默知道因为自己一次无心的谎言,会让杨帆展开‘报复,一定会乞求,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一定不会再撒谎。
     看着一脸诡异笑容盯着自己的杨帆,一阵寒气不由从脚底升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程处默收了收衣领,还以为自己染了风寒。
     没过多久便见一个下人端着一个炉子走进来。
     先将一块垫板放到圆桌上,再将那炉子放到垫板的正中。
     程玉珠两人从未见过此等怪模怪样的炉子,不由得仔细打量。
     下面应该是火炉,只是上面顶着的却是一个锅,盖着盖子,不时有水气从侧边冒出。
     只是此锅通体呈银色,好似用天外玄铁所铸,配以精致的图案,颇有富贵之气。(呵呵……就是个不绣钢鸳鸯锅吗?)
     紧接着杏儿和婉儿端来一碟碟的菜。
     青翠欲滴的韭菜、青菜……
     白嫩的豆苗,泛黄的松林野山菇……
     红白相间的羊肉……
     尤其几盘羊肉,切得薄如蝉翼、晶莹剔透,令人一望便食欲大振。
     只可惜这些菜都是生的……
     程玉珠虽有些诧异却没好意思问。
     程处默有些傻眼,问道:“议善兄弟,这如何食用,就这样生吃?虽然以前行军时也吃过生肉,可那是饿极了,现在让我小妹吃生的恐有些不妥吧?”
     杨帆笑而不语,上前拿着祸盖的手柄微微一提,便将其掀开。
     盖子下是一个被铁片分隔开的环形锅槽,一边盛着不放辣的底料,此时早已已经沸腾,冒着白气。
     一边盛着红色料底汁,汤汁随着沸腾,好似一片红色的海洋,一眼就让人感觉很有食欲。
     将羊肉、青菜都夹上,一股脑的放进锅内,很快又提起来,放进程玉珠的碗里,杨帆解释道:
     “这样便可食用,这边是清汤的,适合不吃辣的女孩子食用,如果觉得清淡,旁边还有酱料可以蘸一下……另一边比较辣,如果你喜欢,也可以尝尝味道……”
     说将一个装有调料的小碗也一并放到她身前。
     当然是每人分了一份。
     其实,唐朝的人也是吃辣的,只是吃的不是我们所说的辣椒。
     此时,我们所说的辣椒还在美洲哪个不知名的山沟里窝着,得到明末的时候才会传入中原。
     唐朝的辣椒的替代品叫茱萸,茱萸也并不是这个时代调制辣味的主要材料,人们更喜欢使用的是姜和芥末。
     只不过杨帆觉得,茱萸更接近于辣椒的味道。
     茱萸又名越椒,《本草纲目》记载,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称辣米油,味辛辣,可入食物。
     程玉珠朱唇轻启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羊肉鲜而不膻,青菜嫩而爽口,真乃神仙吃食,珠儿甚是喜欢,谢谢杨大哥款待。”
     虽然这个季节不是吃火锅的最佳季节,不过山里凉快倒也无所谓。
     杨帆在辣味锅底涮了一把,夹起直接怼进嘴里,烫得他直吸凉气心里却是大呼过瘾。
     嗯,熟悉的味道,脸上也露出了满意之色,对,他要的就是这味道。
     程处默有学有样,也学着杨帆涮了一把,可能是夹得太多,一边喊烫、一边喊辣,口里不停吹着气,可嘴里的吃食怎么也舍不得吐。
     用力咽下去以后,又一直不停喊着真香、真爽,看他那模样,早已把赌约一事忘得一干二净。
     试了几下,程处默双眼发光的便指着火锅问道:“此唤何物?我怎么未见过此等餐具、此等吃法?”
     杨帆一边帮程玉珠涮菜,一边不忘回道:“都是某发明的,你当然没见过,此乃鸳鸯火锅。”
     此时,程玉珠满眼小星星的称赞道:“锅下有火,称火锅,两边汤汁沸腾翻滚,形似共游的鸳鸯,称鸳鸯火锅,真贴切,杨大哥果真才思敏捷。”
     杨帆顺着话接着道:“是呀,珠儿妹妹喜欢吃清汤火锅,我喜欢辣底火锅,我们就像这鸳鸯锅一般,绝配。”
     这种现代的情话,顿时让程玉珠大感吃不消,她那遇到过这阵状,俏脸上瞬间爬满的红云,低着头下巴差点顶到刚发育成型的小笼包。
     正在大口吃肉的程处默却差点没被呛到背过气,一股辛辣味呛得眼泪直冒。要不是妹妹还在旁边,他都想提刀教训杨帆一番。
     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泡我妹?真是叔可忍、婶也可忍,他这个当哥哥的不能忍。
     如果以后要叫妹夫为大哥,那场景想想就恐怖。
    喜欢。
  

第189章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