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微微颔首,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带着几分沙哑:“臣途中有事耽搁,未能及时赶回,望圣人恕罪。”
李隆基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无妨,你回来就好。如今潼关已破,长安危在旦夕,朕已决定西狩蜀中,暂避锋芒。”
袁天罡道:“恩。臣这就传令不良人,让他们即刻奔赴沿途各州,肃清障碍,布防警戒,务必保圣人一行万无一失。”
李隆基这才松了口气,点了点头:“有国师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殿外的风,似乎更紧了。远处,隐约传来了禁军调动的脚步声,细碎,却在寂静的长安城里,格外清晰。一场关乎大唐命运的逃亡,即将拉开序幕。
蜀中多雾,连带着这处简陋的屋舍也浸在一片潮湿的朦胧里。
张起灵是被檐角滴落的水声惊醒的。他睁开眼,眸子里还带着初醒的混沌,片刻后便清明如镜,不动声色地扫过四周——土坯墙有些斑驳,屋顶铺着稀疏的茅草,角落里堆着半捆干柴,空气中弥漫着草木与泥土混合的气息,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
“你醒了。”
一道清润的声音自身侧响起,不高,却恰好打破了这份沉寂。张起灵转头看去,窗边的竹榻上坐着个穿道服的年轻人,青灰色的道袍洗得有些发白,袖口却整齐地卷着,露出腕间一截莹白的皮肤。他看着不过二十出头,眉眼疏朗,嘴角噙着一抹浅淡的笑意,手里正慢悠悠地转着一枚竹筹。
“我叫李泌,”年轻人放下竹筹,站起身来,动作轻缓,“大帅叫我过来的。”
张起灵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没有多余的情绪,只淡淡应了一声:“哦。”
李泌像是习惯了这样的冷淡,反倒笑得更温和了些:“我知道你和大帅的分歧。”他顿了顿,语气沉了沉,“这次的事,确实是大帅失了分寸,超出了他自己的掌控。不过你放心,他现在正想尽办法补救。”
张起灵的视线从窗外收回,落在李泌身上,眼神锐利了几分:“你是不良人第几校尉?”
“第二十。”李泌坦然回答,指尖在竹榻边缘轻轻敲了敲,“天究星。”他抬眼对上张起灵的目光,笑意未减,却多了几分坦诚,“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良人听令于大帅,自然是要遵他的命。但这不代表,我们没自己的脑子,没自己的判断。”
他站起身,走到门口推开半扇木门,雾气顺着门缝涌进来,带着些许凉意。“你好好歇着吧,”李泌回头看了他一眼,“这几日养足精神,过不了多久,就有大事要发生了。”
说完,他转身踏入雾中,脚步声很快便被潮湿的空气吞没。
屋舍里重归寂静,只有檐角的水滴仍在一声声敲着。张起灵躺在简陋的床榻上,望着茅草屋顶的缝隙,眸色沉沉,不知在想些什么。蜀中这方暂避的角落,显然也藏不住平静了。
喜欢。
第89章 安史之乱(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