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血书呢?34; 萧桓沉声道,34;呈上来看看。34;
片刻后,刘矩捧着血书进来,脸色苍白。萧桓接过血书,展开一看,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决绝 ——34;臣父岳忠泰,泰昌三年殉国于阳和口34;、34;镇刑司扣粮十七万石34;、34;李德全操纵其间34;......
看到 34;李德全34; 三字,萧桓的眉头猛地拧紧。他抬眼看向李德全,见他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地面,浑身发抖,似是受了极大的冤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34;陛下!34; 李德全哭喊道,34;奴才冤枉啊!奴才就是个伺候陛下的,哪敢插手边镇粮草?这分明是岳峰狗急跳墙,想拉奴才垫背!34;
徐文良也起身附和:34;陛下明鉴!李公公侍奉陛下多年,忠心耿耿。岳峰血书连 39; 私通北元 39; 都编出来了,纯属捏造!依臣之见,当将周显交镇刑司拷问,定能查出谢渊主使的证据。34;
萧桓的目光在血书上扫来扫去,手指在 34;臣死无憾,唯恨奸未除34; 八字上反复摩挲。他想起岳峰之父岳忠泰 —— 泰昌年间的名将,确实殉国于阳和口,永熙帝还曾为其题词。若岳峰真是忠良之后,为何要构陷朝臣?
34;陛下,34; 李德全见萧桓犹豫,又道,34;前几日玄夜卫密报,说谢渊已暗中调宣府卫兵马,离大同不过百里。他们一边递血书,一边调兵,这是要逼宫啊!34;
刘矩忍不住开口:34;陛下,周显突围时受了七处伤,带的七个弟兄全死了。若血书是假的,何必如此拼命?臣以为,至少该召周显问话,查清粮道是否真有问题。34;
34;刘矩!34; 徐文良厉声呵斥,34;你是通政使,还是审刑官?轮得到你指手画脚?34;
萧桓将血书往案上一掷,宣纸被风掀起一角,露出 34;忠良含冤34; 四字。他站起身,踱了几步,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34;这血书字字诛心,无非是想让朕杀了李谟、张敬,寒了朝臣的心!岳峰若真忠勇,为何不专心守城,反倒忙着写这些东西?34;
34;陛下圣明!34; 李德全连忙道,34;这就是惑乱人心!守城不力,便想借血书脱罪,还要拉朝廷命官下水,其心可诛!34;
萧桓看向刘矩:34;这血书... 暂存司礼监。周显交由镇刑司 39; 看管 39;,不许与外人接触。至于谢渊,传旨让他即刻回宣府,不得干预大同卫事务。34;
刘矩急道:34;陛下!大同卫危在旦夕,若不查清粮道,恐...34;
34;够了!34; 萧桓打断他,34;朕意已决。再敢多言,罚你去南京通政司养老!34;
镇刑司诏狱。周显被关在最里面的牢房,手脚都锁着镣铐。王承恩提着一盏油灯,缓步走了进来,灯光照在他脸上,忽明忽暗。
34;周百户,34; 王承恩蹲下身,34;听说你在大同卫很得岳峰信任?34;
周显扭过头,不搭理他。
34;何必呢?34; 王承恩笑了笑,34;岳峰的血书,陛下根本没当回事。你现在招认,说血书是谢渊让你伪造的,我保你活命,还能给你个小官做。34;
周显猛地啐了一口:34;你们这群阉贼!扣了弟兄们的粮,害了满城的人,还想栽赃谢大人?我就是死,也不会认!34;
34;死?34; 王承恩站起身,踢了踢牢门,34;在这里,死是最容易的事。但你想想你在阳和口的老娘,她还等着看你回家呢。34;
周显的身体僵了一下。王承恩见状,又道:34;只要你画押,我马上派人送你娘去江南,给她买田置地,保她后半辈子衣食无忧。34;
牢房里一片死寂,只有油灯的滋滋声。周显看着墙上的霉斑,想起岳峰断指写血书的模样,又想起老娘在村口送他参军时的眼泪,终是闭上眼:34;我... 我要见谢大人。34;
宣府卫。谢渊收到萧桓让他回防的旨意时,正在清点驰援大同的兵马。亲卫递上密信,是玄夜卫百户王瑾写的 ——34;血书被留司礼监,周显下狱,李德全欲逼其反供34;。
谢渊捏紧信纸,指节发白。他知道,这是李德全的釜底抽薪之计,既要堵住大同卫的嘴,又要诬陷他结党。
34;大人,34; 亲卫道,34;要不我们先按兵不动?等摸清京城的情况再说?34;
谢渊摇头:34;大同卫等不起。李谟扣粮,王承恩构陷,陛下被蒙在鼓里 —— 我们若退了,岳峰他们就真成了孤魂野鬼。34; 他走到地图前,在 34;阳和口34; 处画了个圈,34;周显是阳和口人,王承恩肯定拿他家人要挟。你带五十人,悄悄去阳和口,把周显的老娘接到宣府,千万别惊动镇刑司的人。34;
亲卫领命而去。谢渊望着窗外的暮色,喃喃道:34;岳兄,我不会让你的血白流。34;
乾清宫。深夜,萧桓辗转难眠,索性起身,让小太监取来泰昌朝的旧档。他翻到岳忠泰的传,上面写着 34;泰昌三年,北元犯阳和口,忠泰率部死守,粮尽,杀马以飨士卒,终力竭战死,年四十有二34;。旁边还有永熙帝的朱批:34;忠泰一门忠烈,当厚恤其家。34;
萧桓的手指在 34;粮尽34; 二字上停住。岳峰血书里说镇刑司扣粮,难道是真的?他又想起刚才李德全哭哭啼啼的样子,还有徐文良过于急切的附和 —— 这两人,会不会真有问题?
34;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34; 李德全不知何时进来,手里捧着一件披风。
萧桓合上档册,没回头:34;李谟在大同卫,真的扣了粮?34;
李德全的手一抖,披风掉在地上:34;陛下... 陛下怎么会这么想?那都是岳峰的诬陷啊!奴才这就让王承恩去查,定给陛下一个清白!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不必了。34; 萧桓站起身,34;传旨给玄夜卫指挥使,让他派可信的人去大同卫,查粮道的事,不许惊动镇刑司和兵部的人。34;
李德全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镇定下来:34;陛下圣明,这样正好查清岳峰的谎言。34; 心里却在盘算,要赶紧给李谟送信,让他销毁扣粮的证据。
镇刑司密室。李德全与王承恩、张敬密谈。李德全听完萧桓的旨意,脸色铁青:34;玄夜卫那帮人,向来和我们不对付。若真让他们去查,扣粮的事肯定瞒不住。34;
张敬擦着汗:34;公公,要不... 让李谟把粮悄悄运去大同?就说 39; 之前是怕被北元劫走,故暂存 39;。34;
34;晚了!34; 王承恩道,34;岳峰的血书里写得明明白白,扣了十七万石,现在运过去,不就等于认了罪?依我看,不如让李谟...39; 战死 39; 在大同卫,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他身上。34;
李德全沉吟片刻:34;李谟是我的人,杀了他,等于断了一条胳膊。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你去给李谟送信,让他找个机会 39; 力战而亡 39;,事后我保他家人富贵。34;
张敬又道:34;那周显怎么办?玄夜卫若提审他,怕是会说出实话。34;
李德全眼中闪过狠厉:34;让他 39; 病死 39; 在诏狱。对外就说 39; 受不住刑,暴毙了 39;。34;
通政司。刘矩收到谢渊的奏疏,上面附了阳和口仓吏王显的供词 —— 李谟确实扣了十七万石夏粮,还逼仓吏伪造 34;粮被北元劫走34; 的文书。谢渊在奏疏里写道:34;臣已将王显安置在宣府卫,可随时赴京对质。若陛下仍不信,臣愿押王显亲至京师,以证岳峰血书非虚。34;
刘矩捧着奏疏,心里燃起一丝希望。他知道,这是扳倒李德全的关键证据。但他也清楚,若直接呈给萧桓,定会被李德全拦截。
思来想去,刘矩将奏疏封入密匣,交给自己的门生,低声道:34;设法交给玄夜卫指挥使,就说 39; 关乎大同卫数万将士性命 39;。34;
门生走后,刘矩望着窗外的天空,喃喃道:34;岳指挥,周百户,老臣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34;
此时的乾清宫,萧桓正对着岳忠泰的旧档出神。他想起幼时听太傅讲岳忠泰战死的故事,那时觉得忠烈无比;如今面对岳峰的血书,却疑窦丛生。权力这东西,果然能让人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小太监进来禀报:34;陛下,玄夜卫指挥使求见,说有 39; 大同卫密事 39; 要奏。34;
萧桓心中一动:34;让他进来。34;
片尾
周显最终没能活着走出诏狱,官方记载 34;七月廿八,病卒于镇刑司诏狱34;。但他带出的血书,却通过玄夜卫的渠道,再次送到了萧桓面前。与此同时,谢渊押着仓吏王显抵达京师,与玄夜卫的密报相互印证。李德全、张敬见势不妙,试图销毁证据,反被玄夜卫抓了个正着。
当萧桓拿着血书,对照着王显的供词和李谟 34;战死34; 的塘报时,终于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他望着窗外的雨,喃喃道:34;岳峰... 朕对不住你。34;
而此时的大同卫,岳峰并不知道京城的波折。他站在城头,看着北元的攻城锤撞向城门,握紧了手里的刀。血书已送出,他能做的,只有死守到最后一刻。
卷尾语
《大吴史?刑法志》载:34;德佑十四年,大同卫血书案审结,镇刑司指挥佥事王承恩、兵部侍郎张敬伏诛,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德全被黜,谪居凤阳。帝览岳峰血书,恸哭竟日,命建 39; 忠烈祠 39; 于大同卫,亲题 39; 碧血丹心 39; 四字。34;
《明伦汇编?臣道考》评:34;岳峰血书,非独劾奸,实乃叩问君心。当是时,帝以猜忌故,几致忠良蒙冤。幸有谢渊持正,刘矩守节,玄夜卫秉公,方得昭雪。故曰:君心明,则臣心正;君心疑,则群小昌。此千古不易之理也。34;
喜欢。
第547章 千行血泪凝霜冷,一片丹心被墨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