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8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2/2页]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房,谢渊对着铜料样本皱眉,案头摆着七份不同年份的验铜报告。周立捧着新到的密报,手指在封皮上留下汗渍:34;大人,34; 他的声音带着惊惶,34;户部送来的铜矿账册,34; 翻开夹着铜绿的页脚,34;前三页火漆封印被动过,34; 又取出显微镜般的验铜镜(注:古代验铜工具),34;印泥里的赤焰矿粉,34; 镜片反光映出他发白的脸,34;比旧档记录少了两成。34;
     谢渊的指尖划过账册边缘的毛边,那里有被利刃裁割的痕迹:34;他们用新火漆掩盖旧印记,34; 他忽然冷笑,34;楚王在销毁与赵王的交易记录,34; 又指向密报上的模糊印章,34;而赵王的火漆窑,34; 声音低沉,34;上个月刚给太子的粮庄送了二十车火漆。34;
     周立望着谢渊眼中的血丝,想起三年前在江西,大人也是这样连续三日未眠,最终从茶税账册的火漆印里,揪出了襄王的贪腐证据。34;大人,34; 他终于忍不住,34;陛下为何不让三法司会审?34;
     谢渊望向窗外宗人府的灯笼,火光映在验铜镜上:34;因为陛下需要,34; 他的声音轻得像烛泪,34;让楚王咬赵王,赵王咬齐王,34; 镜中倒影忽然模糊,34;而太子,34; 顿了顿,34;会成为拉架的那只手。34;
     亥初刻,永熙帝独坐奉天殿,龙椅扶手的蟠龙纹在烛下泛着冷光。案头楚王、赵王、齐王的陈奏如山,唯有齐王的折子翻开在 34;榷场亏损请赈34; 页,墨字在明黄缎面上格外刺目。他忽然抓起玉镇纸 —— 那是元兴帝亲赐的和田玉,刻着 34;九州一统34; 四字 —— 重重磕在屏风上,清越的响声惊起梁间栖鸟。
     34;陛下,谢御史求见。34; 王顺的通报声带着三分忐忑,七分窥测。永熙帝望着谢渊手中的梨木匣,忽然想起七年前在江西,少年御史捧着装着茶农血书的匣子,匣盖上还沾着未干的艾草香。那时的谢卿,眼睛里燃着律法的火,不像现在,眼底藏着查案的霜。
     34;谢卿来得巧,34; 他的声音浸着夜露的凉,34;朕正想听听,34; 指尖划过齐王折子里的 34;请赈34; 二字,34;青州榷场的亏损,34; 忽然轻笑,34;究竟是真亏,还是假亏。34;
     谢渊跪下时,梨木匣在掌心压出红痕:34;陛下,34; 他掀开匣盖,半幅残破的《山东舆图》露出边角,朱笔勾勒的红线在烛下如血丝蔓延,34;私钱流通的七十二条脉络,34; 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粮庄标记,34;最终都汇入这里 ——34; 停在太子封地中央的 34;广惠仓34; 朱砂戳记,34;每笔交易的押款印泥,34; 喉结滚动,34;都含着赵王火漆窑的赤焰矿粉。34;
     永熙帝手中的茶盏 34;当啷34; 落地,滚烫的茶汤在龙纹地砖上蜿蜒,恰好漫过 34;广惠仓34; 在舆图上的投影。他望着谢渊眼中的锐光,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34;宗藩的软肋,是彼此的牵连。34; 此刻舆图上的红线,不正是诸王与太子的牵连?
     34;都察院的左都御史,34; 他忽然开口,声音像冬日冰河下的流水,34;该告老了吧?34; 指尖划过谢渊獬豸补子的纹路,34;明日早朝,34; 目光落在案头未批的弹章,34;着都察院接手铸币案,34; 又指向舆图上的瑞州铜矿,34;户部尚书嘛,34; 嘴角扯出极浅的笑,34;就让他去核查楚王的岁贡 ——34; 话尾隐在殿角风铃的响动中,34;至于宗人府,34; 望向窗外琉璃瓦上的冷月,34;该查查赵王的火漆窑有没有私售了。34;
     谢渊忽然明白,皇帝将案子移交都察院,实则是布下新的棋局:都察院与刑部素有心结,让他们互相掣肘;派户部查岁贡而非铜矿,既给楚王留了面子,又断了他的铜料借口;宗人府查火漆窑,看似针对赵王,实则逼他供出太子的关联。
     34;臣遵旨。34; 谢渊叩首时,听见皇帝袍袖扫过《皇吴祖训》的窸窣 —— 那声音,与方才玉镇纸磕屏风的清响,竟形成微妙的和鸣。他忽然想起在江西见过的老吏,总在断案时故意露出破绽,让涉事各方自相攻讦。
     夜风掠过奉天殿的鸱吻,永熙帝望着案头新送的密报,上面写着 34;太子连夜召见楚王属官34;。他忽然笑了,笑得像腊月里的梅,冷而不冽:父亲说宗藩如枝,可他更知道,枝与枝的纠缠,才是树干最好的屏障。当诸王在都察院的弹劾中焦头烂额,太子的广惠仓,自然会露出更多破绽。
     玉镇纸的 34;九州一统34; 在烛下流转,永熙帝忽然提笔,在齐王的折子上批下 34;准赈34; 二字 —— 这是让齐王用赈银填补私铸亏空,也是让他的榷场成为众矢之的。帝王的权衡,从不是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是让每颗棋子,都在棋盘上走出最合时宜的步数。
     卷尾
     太史公曰:永熙帝夜访上书房,非为查案之实,实为平衡之术。谢渊以验铜辨漆之能,层层揭开诸王合谋之网,然帝王心术,在乎 34;分而治之34;。楚王握铜、赵王控漆、齐王铸币、太子收粮,此等盘根错节之势,非谢渊一人能破。观其查案,验铜料、辨火漆、追密信,无不合乎《洗冤集录》之法;论其心迹,念茶农、守律法、犯天威,尽显风宪官之骨。虽不能止宗藩之乱,却让九王夺嫡的阴诡,在国法的烛照下,现出了原形。此等孤臣,堪称国之栋梁!
    喜欢。
  

第258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