豸佩撞击桌沿发出清越的响声,34;惯会记住儿子被刑讯的每道伤痕?惯会用去年的陈茶渍伪造今年的税单?34; 他将茶饼拍在陈用卿面前,34;此饼用的是庐山云雾茶,压制模具正是你榷场的官印,需要卑职请布政使司来验印吗?34;
王顺昌忽然从怀里掏出片褪色的布帛,茶汁写成的字迹在汗渍中若隐若现:34;永熙五年三月初七,宁王庄田强占十八堡茶田......34; 谢渊的指尖在布帛上停顿 —— 这行字的晕染痕迹,与茶棚焦页、界石血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34;《大吴商税则例》第二十七条载:34; 谢渊翻开《大吴会典》,商税卷的纸页间夹着片干枯的茶芽,34;强按手印、伪造税单,按 39; 蠹国害民 39; 律,主官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若涉及宗室庄田舞弊,罪加三等。34; 他的目光扫过陈用卿煞白的脸,34;何况你这税单上的双重印信、火漆掺假,哪一条不是斩立决的罪名?34;
陈用卿 34;扑通34; 跪倒,肥硕的身躯在青石板上砸出闷响:34;大人饶命!小人身受宁王胁迫...... 每月十五,庄头带着盖好印的空白税单......34;
王顺昌却盯着税单上的印记,忽然喃喃自语:34;春生他娘临终前说,茶树被砍了还能再种,可人心被刻了印......34; 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指划过桌面,像在抚摸儿子的脸颊,34;就再也洗不干净了......34;
谢渊的胸口像被茶梗梗住,想起界石旁被碾烂的茶苗 —— 它们的根须还连着故土,却再无抽芽之日。他忽然明白,老茶农颤抖的不是双手,而是被层层火漆封印的、对官制最后的信任。
片尾
暮色给榷场的梁柱镀上暗红,王顺昌的咳嗽声渐低,像片凋零的老叶坠入尘埃。谢渊望着老人袖口的靛青染渍 —— 那是搬运冒名官粮时沾上的,与惠民仓、庐州府衙的官吏们相同的颜色,此刻却像道伤疤,刻在大明官制的袍服上。
34;大人,三司文书。34; 暗卫的声音惊醒了沉思,谢渊接过黄绫,34;茶渍系陈年旧叶印泥掺艾草碎屑 34;等字迹刺入眼帘,忽然想起泰昌帝临终前的话:34; 当御史的,要能从火漆印里看见百姓的血。34;
离开时,山风送来《采茶调》的变调,混着远处茶农的呜咽:34;火漆红,官印深,十抽其七断归程......34; 歌声掠过榷场匾额,惊起几只寒鸦。谢渊摸着袖中王顺昌的布帛,茶汁写成的字迹已渗入肌理,像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他知道,前方是宗人府的玉牒、布政使司的勘合符、宁王的庄田手札,这些本应守护百姓的官制条文,此刻却织成密网。但老茶农掌心的半月痕、袖口的勒痕、指缝的血痕,让他的腰杆挺得更直 —— 御史的使命,不正是用律法之剑,劈开这层层叠叠的火漆印信,让阳光照进被强占的茶田,照进百姓的心头?
喜欢。
第216章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