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相同刻痕。
掀开油布,三十六具青铜兵符泛着幽光,每具都铸着 34;秋祭34; 二字,字体起笔处的缺角,与萧桓《北疆马政疏》的笔锋如出一辙。谢渊的手指抚过兵符凹槽,触感粗粝如断指老茧 —— 那是匠人陈六等三十七人,被斩去食指后,用残掌凿刻的独有纹路。
34;动手!34; 船家的呼喝惊破夜雾。谢渊的绣春刀刚出鞘,三道寒芒已至面门。他侧身避过,刀刃划破对方衣襟,露出刺青的 34;丙巳34; 编号 —— 与第一集老妇地契背面、第二集密札星图上的匠人标记完全一致。
短刀钉入舱柱的闷响中,刀柄红绳散落,露出裹着的纸条:34;秋祭之夜,断笏成谶。34; 墨痕里掺着金粉,正是魏王府私铸钱炉的余料。谢渊逼退刺客,见其掌心紧攥的獬豸纹玉佩,正是第四集郑州驿站、第八集行辕对峙时,萧桓亲信佩戴的信物。
片尾:
丑时初刻,渡船触岸的震动惊醒沉思。谢渊就着火篝查看兵符,发现每具底部都阴刻着匠人编号,34;丙巳零一陈六34; 的 34;零34; 字缺笔,正是七年前砖窑匠人被斩指后,用残指血书的特征。玄夜司呈送的密信上,34;桓34; 字印泥里的砖窑红土,与第三集税单、第七集账册的成分完全相同。
黄河水在船底咆哮,谢渊望向邙山方向,孔雀蓝旗号在月光下若隐若现,旗角断刀纹与兵符 34;秋祭34; 二字相扣,组成魏王府私军的完整徽记。他忽然想起父亲手札中的警示:34;逆贼以匠人骨为符,以匠人血为誓,此等凶徒,必诛其根。34;
断笏裂痕处传来微震,谢渊抚过兵符上的匠人编号,仿佛触到三十七道断指的创痕。所谓 34;秋祭献马34;,不过是逆党用匠人血祭旗的幌子,而真正的杀招,藏在每具刻着匠人编号的兵符里,藏在萧桓郊迎时即将展开的冠冕中,藏在大吴律法必须直面的血色阴谋里。
喜欢。
第135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