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渊冷笑,翻出《大吴会典》中页,34; 洪武二十三年增补条款:勋贵通敌,罪加三等,其罪当诛!34;他抖出家书内页,34; 李通收魏王府黄金,私改军粮押运路线,与砖窑案中贪墨银两对不上的数目,恰好吻合。34;
戌时三刻,斩将台的积水映着血月。李通盯着谢渊手中的断笏 —— 那是当年谢承宗血谏时的遗物,裂痕里嵌着的砖窑红土,与他甲胄内藏的魏王府密令残片如出一辙:34;萧烈许我事成后掌宗人府......34;
34;宗人府的金印,能大过《大吴律》?34; 谢渊的绣春刀抵住对方咽喉,34;你可知宗人府的造册金粉,混的是匠人骨灰?七年前砖窑灭口,你监守自盗的二十万两银,都铸了魏王府的甲胄!34;
李通忽然惨笑:34;你以为斩了我,宗人府的烂账就清了?萧渌的私印,还刻着当年襄王的砖模纹......34; 话未说完,谢渊的刀已落下,血珠溅在断笏裂痕处,将 34;匠人按名领粮34; 六字染得通红。
片尾:
亥时初刻,监军帐内的《勋贵罪案录》新增三页。谢渊望着李通供词中 34;砖模纹私印34; 的记载,忽然想起父亲手札里的画图 —— 那是二十年前在砖窑地道发现的宗人府密印刻痕。
34;大人,34; 萧栎的脚步声惊落烛花,34;李通妻族在京中广布流言,说您 39; 苛待勋贵 39;。34;谢渊合上案册,指尖划过 34;罪加三等34; 的朱批:34;他们忘了,当年太祖斩宋国公时,也有人说苛刑。34; 他望向帐外,雨中隐约传来匠人后人的哭声,34;等他们知道李通拿匠人血钱买田产,便会明白 —— 军法如炉,不化贪金,只铸忠骨。34;
子时三刻,谢渊独坐在断旗旁。雨水冲刷着旗杆的 34;死战34; 刻痕,却冲不淡旗面上的血渍。他忽然明白,这场阵前斩将,斩的不仅是李通的头颅,更是悬在所有贪腐者头顶的利剑 —— 当勋贵们以为金印能挡律法,当逆贼以为钱万能买通军将,旗杆上的断口与断笏上的裂痕,便是最锋利的回答。而那些被刻进《军法要略》的条文,那些混着匠人血的朱批,终将在历史的长风中,成为永不褪色的军魂印记。
喜欢。
第106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