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2/2页]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四字刀痕犹新,34;这是警告,更是威胁。34;
     谢渊抚过残砖,忽然发现砖底有浅刻的星图 —— 与父亲漕运图上的标记一致。34;这是元兴帝北征时的军粮转运图!34; 他忽然想起王崇年袖口的龙涎香,想起越州密约上的蟠龙印,所有线索在脑海中连成一线:太府寺借官窑走私的不只是私盐,更是元兴朝至今的军资!
     卯时初刻,玄夜卫缇骑闯入工部值房。谢渊看着对方出示的 34;通敌34; 公文,忽然轻笑:34;贵卫可知,玄夜卫调令需经皇帝与兵部会签?34; 他展开《大吴官制考》,34;太府寺卿不过从三品,何能调动正二品的玄夜卫?34; 缇骑首领的脸色瞬间青白,手按佩刀却不敢妄动 —— 他们确实拿不出正规调令。
     危机四伏的七十二时辰里,谢渊在街头刺杀中捡回性命,在火场密道里寻得旧图,在官制典籍中抓住破绽。王崇年的毒刃、玄夜卫的弩箭、越商的纵火,非但没能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愈发看清贪腐网络的全貌:太府寺私扣工食银为表,转运越州军资为里;陷害谢渊为饵,掩盖藩王旧党勾结为实。
     当晨光再次照进谢府残垣,谢渊望着父亲遗留的寒梅玉佩,忽然想起父亲狱中手书:34;贪腐如河冰,非一日所结;破局若破冰,需持恒久之力。34; 他摸出陆凯连夜拓印的玄夜卫腰牌印记 —— 那上面的北斗纹竟与襄王玉佩一致,终于明白王崇年为何能调用皇帝亲军。
     未时三刻,通政司送来越州密报:34;越州水军近日频繁调动,船底暗格载重与萧氏官窑砖纹模具体积吻合。34; 谢渊对着漕运图冷笑 —— 王崇年销毁模具看似灭口,实则是要将走私军资的证据沉入海底。他忽然提笔给永熙帝写密折,末句引用泰昌帝遗诏:34;窑口不清,贪腐难绝;贪腐不除,社稷危矣。34;
     片尾
     暮色中,玄夜卫缇骑再次集结。这次他们的腰牌换了新印,首领手中握着真正的兵部调令:34;奉皇帝诏,护送谢大人查案。34; 谢渊望着调令上的寒梅印泥,知道这是永熙帝释放的信号 —— 这场危机,既是王崇年的杀招,也是皇帝的试金石。
     而在太府寺后堂,王崇年望着退回的假调令,忽然咳出黑血 —— 他方才发现,谢渊在巷战中竟将淬毒短刃的毒血逆染到他袖中。34;好个谢承宗的儿子......34; 他盯着墙上的元兴帝画像,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雪夜,泰昌帝正是用这样的手段,让他的毒计功亏一篑。
     (本集完)
    喜欢。
  

第26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