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2/2页]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声如雷,却无人注意角落锦衣男子将策论内容暗记于袖中。
     太府寺正堂,王尚书捏着密探呈来的策论,指节几乎嵌入纸中。见 34;激变商民案34; 五字,案头汝窑茶盏 34;砰34; 然碎裂,釉片飞溅:34;竖子敢尔!当年谢承宗血书留痕,今日其子竟欲翻案?34; 他盯着策论中 34;太府寺右曹郎中王崇年主理34; 的字句,忽忆起二十年前,正是自己将伪造的商民诉状呈给宣宗。34;去!34; 他甩袖吩咐,34;查封文墨轩,凡私藏策论者,以 39; 妄议朝政 39; 论处。34;
     是夜,文墨轩后院。陈德发望着新刻的雕版,对谢渊道:34;公子可知,此刻全城书肆已被监视?34; 谢渊却从袖中取出另一卷策论:34;早料到此招,已将副本托人送入通政司,若我遭不测,三日后必达天听。34; 忽闻前街传来砸门声,他推窗欲走,陈德发却将雕版推入水井:34;公子快走!老朽就说策论是自刻,与你无关。34;
     五更鼓响,谢渊潜回谢府,见正堂烛火通明。父亲旧友、致仕刑部侍郎陆廷玉独坐厅中,案头摆着刚抄录的策论:34;贤侄可知,策论中提及的 39; 元兴十七年海塘案 39;,当年老夫曾参与验查,物料账册确有篡改痕迹。34; 他从袖中取出半幅残页,正是当年被销毁的《海塘物料实耗单》,34;此页可证,你父之冤,确系太府寺所为。34;
     谢渊接过残页,见父亲当年的批注 34;石价浮冒,必有隐情34; 尚在,忽然想起白天在书肆,有位老石匠偷偷塞给他半块带字的砖 —— 正是元兴十七年海塘砖,砖侧刻着 34;实价八十文,账记三百文34;。这些散落的证据,此刻在他脑中连成一线:太府寺借工程贪腐,又以 34;激变商民34; 陷害查案官员,二十年来竟无人敢言。
     谯楼梆子敲过六声,谢渊忽闻马蹄声自南而来。推开窗,见城中火把如游龙,却是五城兵马司在挨家挨户查抄策论。他摸出怀中另一副本,上面多了陆廷玉的批注:34;可附《大吴律?刑律?受赃》条款,坐实其罪。34; 墨香混着晨露,他忽然明白,这篇策论早已不是一人之书,而是无数被欺压者的血泪所凝。
     片尾
     一篇策论,搅动半座京华。当五城兵马司的火把映红街巷,当太府寺的密令传遍九门,谢渊知道,自己已将二十年的贪腐链条公之于众,也将自己置于风暴中心。陈德发在牢中的慷慨陈词、陆廷玉的残页铁证、老石匠的刻字城砖,俱是这场正义之战的注脚。然而王尚书的爪牙仍在肆虐,通政司的奏报能否上达天听?更紧要者,策论中提及的 34;工食银十扣其七34;,正让千万民工拭目以待。当谢渊带着陆廷玉的批注踏入通政司,等待他的,将是金銮殿上的雷霆之怒,或是更阴毒的阴谋。而京城的黎明,正伴随着查抄的喧嚣,悄然来临。
     (本集完)
    喜欢。
  

第21章 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