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农田。
这些田地都是由富有经验的老农负责给出指导意见,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技术、更没有什么文化。
但是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们也清楚什么样的土地是可以用来耕种的。
在已经翻耕好的土地上,他们不停地弯腰下去摸一摸土壤深处的情况。土地是粘了、还是干了,是冷了还是热了他们都是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在不停感知。
达莉亚奶奶就主动报名了这样的工作,她今年已经58岁了,干农活的体力是不如营地里的小伙子大姑娘们,但是论种田的经验她确是比年轻人们厉害多了。
就像营地里的政委在动员会上说的一样,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在早春的时节播种粮食,也不清楚播种下去的粮食能不能发芽。
但是大家肯定知道晚春的时候是怎么种地的。
“土地湿了我们能挖排水渠,土地旱了我们能浇水,土地冷了我们能把它翻起来晒一晒,土地热了那我们就该高兴了!”
达莉亚奶奶牢记着政委在动员大会上说的话,不要去管天气什么的,就只看下面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达莉亚奶奶戴着一条褪色的花布头巾,她佝偻着背一步一拐地走在田埂边上,平均每亩地她要弯腰十几二十次。
伸出手去感受着指尖那传来的温度,抬起手来搓揉着土壤的粘稠程度。
达莉亚奶奶仔细地分辨着土壤的情况,在判断了土壤出了什么问题之后,她就会告知后面的队伍需要去做什么工作。
在这期间有几天下了几场小雨,气温骤降但好在持续时间不长,雨过了之后天气又很快炎热了起来。
这一冷一热的变化是最折磨人的,同样也将会是最折腾庄稼的。
果然就像叶格林他们提前预判的一样,在下过雨之后的深处土壤一下子就变得湿润冰冷了起来。
还没有来得及修建排水渠的田地瞬间就成了一处处小洼地、小沼泽,那里的水都淹过了杂草的根茎,种下去的种子肯定是没法发芽的。
但好在已经修了排水渠的土地并没有收到太大的影响,唯一不好的就是在雨后又长出了一茬杂草。
为了不让杂草跟作物抢营养,营地里的大家又对这块土地进行了翻耕。
之前第一轮翻耕下去的杂草已经彻底枯死,这一轮再翻一些杂草下去就正好可以作为豆子生长的养料。
整个三月根据地都是在一场场小雨和一次次土地翻耕中度过的。
山谷中间的河流开始在涨水了,沿线也逐渐堆起了厚实的堤坝,开垦队员们在山腰上一些面积不大不适合种地的地方挖掘了大大小小的蓄水池。
用水泥和石块进行加固,上面再盖上树枝做的挡板,这些蓄水池都是为了方便在夏天的时候取水用的。
同样的,在一些地形实在低洼怎么也挖不好排水渠的地方,开垦队员们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这里给彻底挖开,弄个了大水塘出来。
为了即将到来春耕,所有人都倾尽了自己的热情与期盼。
喜欢。
第664章 理论和经验,两手准备一起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