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然而奇迹也是需要劳动者通过双手来达成的。
     为了支援这座桥梁的建设,根据地将后续的几个难民营地全都动员了过来,并且也和各大开垦营地协商让他们临时调拨了一批政工干部赶来支援。
     预计要动用人力6万多人,全部都将投入到这座桥梁和周边道路的建设当中。
     戈尔隆率领的政务部这段时间加班加点地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一袋袋粮食从仓库中调出,一车车物资从文德镇运往了工程营地。
     工业区临时搭建的土高炉24小时连轴转就没有停歇过分毫,技术工人们更是将自己压榨到了极点,基本上都是睡醒了就工作,工作到实在干不动了才火急火燎地吃上一口饱饭就睡觉。
     他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了供给大家使用的铁锤、铁钎以及锄头铲子这类工具,并且还要负责修理前线送回来的已经坏掉的工具。
     之前革命军虽然把好不容易攒起来的机甲部队给卖了出去,但他们还是留下了一些特别适合在山区行动的。
     四足中型机甲亨兴六型被拆除了所有的武器和外部装甲,并且在叶列茨基和阿尔乔姆的帮助下,革命军也对机甲的复杂的足部结构进行了轻量化改良。
     当不用再负担均质钢装甲和炮台之后,这个四足机甲在山地上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
     其搭载的蒸汽机虽然暂时还不能进行无魔化改装,因为根据地现在的技术还没法保证改装这种小体量的蒸汽机之后还能够输出差不多的动力。
     因此在考虑到输出功率的问题之后,叶列茨基他们选择了继续沿用原有的引擎。
     这样一来机甲就必须使用燃素来供能,但好在革命军现在的燃素储备还是足够供给这些大家伙好长一段时间的。
     “为了方便在山地的工作,我和阿尔乔姆叔叔试着将港口的小型吊机给装在了其中一台机甲上,经过试验之后发现效果很好。”
     “就是机甲重心有点高,在运输的时候会很麻烦,所以就只能这样给运到现场来组装了。”
     第二天,叶列茨基一边给叶格林诉说着,一边拿着扳手组装着机甲。
     机甲的底座是直接开过来的,但是其上要加装的工程部件就需要他们现场组装。
     叶列茨基的技术十分精湛,同时他的记忆力也让人为之叹服。
     叶格林他们送来了机甲加装所需要的部件,而他则凭借着记忆和对设计图的熟悉就带领着工人徒手组装了起来。
     根本不需要再每一个零件上标记序号,他看一眼就清楚每一个零件应该是在哪的。
     先遣队这边正在与时间赛跑,他们要赶在后方大部队到来之前将工程机械给全部组装完成。
     后续6万多人的队伍将从文德镇出发,他们会沿着相对平缓的山脊将道路一直修到这里,在桥梁建成后又要将道路连接至每一个开垦营地。
     之后如果进度顺利,他们也将顺势参加到春耕的工作中去。
    喜欢。
  

第639章 改造工程机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