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剩下的部分全都给改造成弹药架就行。
     革命军新型机甲都是基于帝国军的同一款机甲改造来的,一款是火炮运载机甲,另一款是弹药运输机甲。
     这种新型的设计使得革命军的机甲部队在快速移动的时候也能够伴随强大的火力支援,而不用像帝国军那样机甲突袭完了之后还必须等后方的重炮集团慢慢就位。
     革命军的改造机甲还不止这一款,双足的中型机甲吉诺三型也被改造了。
     机甲双臂上帝国祖传的两挺速射炮被直接抛弃,叶列茨基为其设计了新武器。
     沃尔夫格勒现在严重缺乏制造炸药的相关原材料,因此叶列茨基重新捡起了之前为执政官级定制的蒸汽喷流炮设计,在进行小型化之后加装在了吉诺三型的机体之上。
     不过为了保证武器的威力,这款喷流枪的体积却没打缩减为单臂武器,整个炮管的长度甚至已经赶上了机甲总高度了四分之三。
     从外表上来看,整台机甲就好比从原本是拿双刀的形态变成拿长枪的样子。
     虽然抛弃了火药武器的成熟设计和稳定性,但新型的喷流炮却帝国同类型机甲完全不会具备的优势,那就是:
     对机甲部队有着极强的破坏作用!
     帝国的机甲部队普遍来说都是按照对付步兵的标准去设计的,基本上没有一款专门设计来针对机甲的机甲。
     这是由于帝国帝国的敌人普遍缺乏机甲技术的情况决定的,帝国这么做自然没有任何不可取之处。
     虽然早就有人察觉到了不对劲,设计一款对抗机甲武器的呼声在帝国内部也经常被提起。
     但是帝国的高傲忽视了这些建议,只要在战场上帝国的机甲部队没有被其他机甲直接威胁过,他们是不可能主动开发一款对付机甲的机甲。
     可以说在这次战斗之后帝国肯定会亡羊补牢,完善这方面的设计。
     但是在这一刻!
     革命军可不会给他们任何的机会!
     驾驶着从敌军那缴获的机甲部队冲开了敌军的防线,革命军的机甲部队势如破竹搅烂了57师所有的部队。
     接着他们就调转了方向,由东向南直取54师和58师后部!
     新来的部队是由托卡列夫和鲁金斯基带领的,原本他们是驻防在沃尔夫格勒北面戈顿河中游的夏伦卡一线。
     在部队这一轮的改制中,他们101到104团被整合成了在了一起,加上从本地征募的兵员组成革命军第101纵队。
     他们这个纵队的老兵比例是最高的,组织建设度是最强的,因此在沃尔夫格勒组建机甲部队的时候就入选了。
     革命军在夏伦卡及霍米林茨克战役期间缴获了一个旅的武器装备,在艾森海因战役后又缴获了至少两个师的装备。
     尤其是后者,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新买的,型号相对单一后勤和改造压力极小。
     这样才保证了沃尔夫格勒那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101纵队的机械化改造。
    喜欢。
  

第443章 纵队入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