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退行动基本已经完成了,那为什么他们还不派援军过河去支援呢?
     要知道为了防止敌人的支援,108团他们可是在小座狼村附近埋伏了一支伏兵,就等着围点打援呢。
     是的,108团也根据实地情况改变了作战部署。
     河湾镇这附近的敌军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把几台珍贵的机甲给运过了河,放在了无险可守的阵地上。
     此时机甲的作用被发挥到了最大,他们就成了革命军进攻最大的阻碍。
     因此108团在尝试了几次进攻之后就改变的策略,由攻转围准备一点点地消耗敌人。
     毕竟双河镇这里地处文查河北岸,而铁路是在文查河南岸的,敌人在这地肯定是没有足够的补给储备的。
     只要包围了此地,到时候就该轮到敌人着急了。
     可以说不管是带着107团迟滞拖延敌人的卡缅,还是带着108团的执行进攻任务的诺维科夫,他们都做出了最符合当下情况的决定。
     然而令他们都没有想到的就是,敌人在最优答案和最稳答案之间竟然选择了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
     林边镇的部队在接手了完整的防线之后,竟然连声招呼都不打地就撤走了!
     敌人的撤退显然是有所计划的,他们的行动干净利落,这一点从一间间仓库里面完好无损的物资就能看得出来。
     在撤退之前敌军不是没想过要销毁这些物资补给,然而克林师长在考虑到接下来的行程之后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他们需要革命军对文查河下游的城市造成战略上的威胁,但也不能让他们跟着自己一路过去产生真正的威胁。
     对于他想要通过军事力量去讹诈伯国的计划来说,一个将战未战的革命军才是最好借口。
     因此这些被留在仓库里的物资就是克林师长留给革命军的见面礼、封口费,他知道革命军是没法拒绝这个礼物,同时他也很清楚只要革命军接受了这份礼物,那么他们就势必不会继续追击自己。
     革命军对文查河下游的情况知之甚少,他们的部队尽管作战能力强大,但是人数相对较少的劣势却是没法避免的。
     要真是把克林师长给逼急了,他们在下游宽阔的地方展开部队原地反击,到时候革命军肯定是讨不到好处的。
     而如果不追击,双方的形势又将会倒转了过来。
     革命军不会放弃林边镇的物资,这也就是意味着他们现在就变成了需要担心的那个。
     在林边镇的物资转运完成之前,革命军一定会采取战略上的守势,只要帝国军不主动给他们制造压力,他们就不太可能主动打出来。
     克林师长就是算准了这一点,他才敢带着部队风风火火向南转进。
     因为只要他跑得越快,革命军就越会放心,越不会主动追击。
     即便他们没有杀回马枪的打算,但是他们119师的体量在战略上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威胁。
     革命军在战略上采取守势是必然的结果,而这一切都是帝国军119师的克林师长一手造成的!
    喜欢。
  

第363章 敌人的战略牵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