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缕缕的花香。
     皮斯理对这香味并不陌生。因为这正是中国的国花之一,牡丹的香味。
     之所以说是国花之一,是因为中国的国花,至今还没有真正确定下来。
     国花,是指一个国家用来作为自己国家象征的花卉。
     国花一般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别具意义,可能是当地特别着名的花卉。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国花,然而泱泱华夏,却是唯一一个尚未确立国花的大国。
     由于没有国花,在2001年的APEC会议上,新闻报道出现了“以中国国花牡丹为背景”的笑话;而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国花的空缺,更是成为了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
     国花评选前前后后历经了20年,却始终未有结果,有人叫好,有人反对,有人质疑。
     最近,中国林学会再次着手组织评选国花,并已呈报给全国人大审议。此番逐鹿,波澜再起。
     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国花一直没有定下来?
     事实上,国花的评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分布要广泛;二是外观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四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但是有些学者对这些条件提出了质疑:“分布要广泛”的要求就不妥,看似合理然而却太主观,因为大家喜欢的未必就是分布最广泛的物种,就比如大熊猫分布并不广泛,但它却是人人喜爱的国宝。
     同样的理由,“外观漂亮”也不宜作为硬性规定,因为“漂亮”与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以中国地域之广,人口构成之复杂,各民族传统之差异,这样的要求尤其显得意义不大。
     无论“国树”、甚至是“世界树”,都只是树而已,不会有太多内涵,“青松傲雪表风骨”之类的只是文学语言,不足为据。
     何况,传统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如讲“中庸之道”的儒学是一种文化,而反中庸的法学也是文化的一种,靠几种花鸟鱼虫怎能代表得了?
     而在历史上,1903年,清朝赦定牡丹为国花;1915年版《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1929年,前国民政府却将梅花定为国花。
     以往我国国花评选,牡丹、梅花各有众多呼声。
     有专家层在1982年就提出了以梅花为国花的建议,后来又提出了“一国两花”(牡丹、梅花)的构想,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许多专家认为一国两花较为合适,梅花可以代表长江流域,牡丹可以代表黄河流域的花卉,一乔木一灌木,一个象征精神文明,体现中国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品格,一个象征物质文明,体现国泰民安、富裕祥和。
     评选国花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宁可慎重从事,不能草率决定,否则将会造成千古遗憾。
     相比较而言,那些领土幅员不大、历史短浅、文化单一、民族结构不复杂的国家,很容易评选出自己的国花,如澳大利亚的金合欢、荷兰的郁金香。
    喜欢。
  

第434章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