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新欢,让她好好照顾儿子。
     眼泪瞬间决堤,刘芝华痛哭不止,当即就要收拾行李去台湾问个明白,却被叔叔拦住了。叔叔叹了口气:“你还不明白杨峰的心意吗?他阅历深,想得比咱们远。”
     他缓缓解释:“如今杨峰已是二级上将,在台湾地位特殊,迟迟不能与你团聚,心里定然不好受。他是觉得亏欠你,你还这么年轻,他这是想成全你啊。”
     杨峰的岳父叹了口气,劝道:“杨峰这孩子本性不坏,但他既做了决定,你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你还这么年轻,常年分居确实委屈了你。这两年你忙着打理公司,我知道你是在排解心里的烦闷。你是新时代女性,看开些吧,咱们把孩子好好培养成人,也算对得起他了。”
     刘芝华摇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我心里就是放不下他啊……”
     正犹豫间,佣人拿着一张报纸匆匆走进来,大声说:“太太,您快看看!这上面怎么有姑爷的登报声明?”
     杨峰的老岳父赶紧接过报纸,看清内容后脸色骤变——杨峰竟在报纸上刊登了与刘芝华的离婚声明。
     刘芝华一把抢过报纸,咬着嘴唇哭道:“杨峰,你竟这么狠心!看来真有狐狸精把你迷住了,非要扶她上位不可!”
     又过了两天,金泰勇带着律师来到美国,办妥了所有文件。从此,轮船公司便彻底归刘芝华一人所有了。
     香港的碧珠看到杨峰的离婚声明时,也惊得心头一紧。杨峰自始至终没给她寄过只言片语,他却比谁都清楚——碧珠对他向来一往情深,年岁渐长后更添了几分通透,何况她本就是杨峰的妾室,对他的行事总有几分默契。
     她只对嫂子江婉如叹道:“杨峰也太狠心了,说离就离了。”
     江婉如看得更透彻些,轻声劝道:“有些事不知道反倒好,千万别想着去台湾找他。人呐,有时候得装装糊涂。你就在这儿把杨峰那三个孩子好好带大,过几年,他总会来香港跟你团聚的。”
     碧珠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我明白。”
     杨峰接到紧急通知,即刻赶往国防部参会。他身兼政治部副主任与后勤副总总监两职,肩头担子不轻。抵达会场时,多数与会者已端坐等候,俞大维将军正襟危坐,主持会议的架势已然铺开。
     会议伊始,杨峰才弄清缘由——缅甸政府再度将国民党军李弥部告上联合国,这一次,连美国人也无力压制,转而向台湾施加强硬压力,要求立即撤回李弥残部。
     “蒋先生为此雷霆震怒,骂美国人是一群饭桶。”俞大维语气沉郁地转述着,“当年他们瞧不上国军,觉得连土八路都敌不过,如今朝鲜战场打成僵局,美国人自己也坐到了谈判桌前。”
     一番商议后,最终敲定由杨峰担任此次撤军总指挥,前往缅甸。这安排自有道理:杨峰身兼政治部副主任,又是蒋建峰与陈主席面前的得力之人,加之与李弥交情匪浅,确是最合适的人选。杨峰也不推诿,当即应下。此次行动,美国人特地调拨了六架大型运输机支援。
     次日,杨峰带着涂红霞、几名警卫及国防部的几位参谋登上飞机。机群顺利升空,朝着李弥部控制的江腊机场飞去。飞机盘旋着依次降落,李弥早已接到通知,首批三千人已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杨峰走下飞机,警卫与参谋紧随其后。李弥当即迎上前来——如今杨峰的官职已在他之上,他率先敬了个军礼,笑道:“没想到是杨长官亲自前来,真是荣幸之至。”
     杨峰笑着回礼:“正因为是老熟人,我才主动请缨来接你们这些历经患难的弟兄。”这话让李弥等高级军官脸上泛起一丝赧然,毕竟这几年部队没成什么气候,反倒在种鸦片上费了不少精力。李弥自然明白杨峰并非嘲讽,忙摆手道:“杨长官太客气了,哪敢当‘克难英雄的称呼。”
     “都准备好了?”杨峰问道。李弥一招手,身边副官立刻将首批撤离人员名单递了过来。杨峰匆匆翻阅,名单上多是这里的高级军官,最后目光落在“柳元麟”这个名字上——此人他不算熟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弥见状,连忙喊道:“柳副指挥,快来见过杨长官。”柳元麟快步上前敬礼,他如今已被提拔为少将(彼时台岛的将军衔职泛滥成风)。
     杨峰看着他,语气带着几分勉励:“你留下坚守,往后若有机会,便是有功之臣。”
     柳元麟听得心潮澎湃,连忙欠身道:“往后还请长官多多照拂!留下的这一千多人,大多已在此地成家扎根——这也是为了能‘遍地开花,守住这片根基。”
     杨峰颔首赞许:“你的思路很对,根基扎得稳,事才能成。”
     随着一声令下,首批撤回台湾的人员扶老携幼,陆续登上运输机。不远处,等待第二批撤离的两千多人望着他们,眼中满是羡慕——他们早听说,台湾已为这些人备好新居,回去便能分到房子,而自己还需再等些时日。
     杨峰对留下的人又勉励了几句,亲手将一批物资清点分发下去,才让李弥等几位高级军官登上自己的座机。引擎轰鸣着拉升,机舱内的人们望着渐远的缅甸土地,脸上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抵达台湾后,众人果然顺利分到了新盖的住房。看着窗明几净的新家,每个人都难掩欣喜。不久,第二批人员也撤了回来。
     杨峰回去后,当即让杨小毛把情报再次发往梁冠英处。梁冠英见信,脸上漾开欣慰的笑意——对方只剩这点残兵败将,再也掀不起风浪,边境百姓总算能彻底安心了。她当即给杨小毛发了封电报,特意嘱咐要代为转达自己对杨峰的敬佩。只是心底那点未说出口的期盼,她终究没好意思落笔——其实早就想再见见这位曾朝夕相处的故人,只是也清楚,眼下这念头终究是奢望,便悄悄将这份念想压在了心底。
     转身,她捧着情报快步去找上级老谢同志。老谢看过情报,也忍不住朗声笑了,连连赞叹:“杨将军办事,果然是滴水不漏!真想早日见到他!34;
     梁冠英在一旁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憧憬:“我也天天盼着那一天呢。”
    喜欢。
  

人生百态(二十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