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用血肉之躯铸就的!
芷江受降次日,杨峰匆匆求见王耀武。34;司令,末将自出川抗战,八年未归......恳请准假返乡。34;话未说完,王耀武已将电报重重拍在桌上:34;糊涂!你的部队即将接管日军投降事务,接收敌产!这可是我特意为你争来的差事!34;他压低声音,34;不瞒你说,我能养活麾下将士,靠的就是饼干厂和土地。你经商的本事我最清楚,这肥差非你莫属!34;
杨峰喉头一紧,只得立正敬礼。军令如山,何况战后安置伤员、整顿军备千头万绪——光是近千名伤残士兵的抚恤,就容不得半点拖延。
回营后,他即刻召来梁斌。这个油光满面的商人盯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缴获物资,哈喇子都快流出来:34;杨旅长,您想要什么?34;
34;只要银元、金条,别拿金元券糊弄我。34;
梁斌当即叫苦:34;将军,这么多物资,我哪吃得下啊!34;
34;老梁,别装了。34;杨峰挑眉,34;再让你一成利润,够意思了吧?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奸商脸上瞬间绽开笑纹:34;痛快!三成定金当场交割!34;话音未落,随从已搬下两个沉甸甸的木箱,箱盖掀开,金银的冷光映得满室生辉。杨峰望着这些即将化作抚恤金的财宝,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兄弟们伤有所养,安度余生。
杨峰连夜召集后勤与参谋人员,油灯下,阵亡将士的名册与伤残士兵的病历铺满长桌。34;阵亡者每人50大洋抚恤,伤残的发30块。34;他顿了顿,指向墙角堆成小山的缴获物资,34;再从互助社调拨布匹、军靴和罐头,这些比钱更顶用。34;
晨光初现时,返乡的士兵们攥着退伍证明,眼眶泛红。34;跟着您打仗,值了!34;有人哽咽着敬礼。杨峰挨个拍着他们的肩膀:34;回乡有难处就写信,要是我调防了,就往四川广安的老宅寄!34;他大声报出地址,沙哑的声音在营区回荡。
晌午时分,孙军需官捧着账簿走进办公室。34;将军,仗打完了,我也该告老还乡了。34;这位54岁的老军需鬓角斑白,34;这些年承蒙照拂,如今只想回山西老家看看——虽说亲人大都没了,但两个当兵的侄子生死未卜,我总得去坟头烧炷香。34;
杨峰紧紧握住他布满老茧的手:34;孙兄,这些年你把军需处管得滴水不漏,才让弟兄们吃饱穿暖。你这上尉军衔,是拿命换来的!34;见孙先生执意要走,他轻叹一声,34;至少等我办场送行宴。34;
34;使不得使不得!34;孙先生慌忙摆手,34;我走前还得去看看干女儿桂平 。34;提到桂平,杨峰想起她正是河本的妻子。他再三挽留无果,次日清晨,特地让炊事班熬了小米粥,就着酱菜为老战友饯行。
孙先生红着眼眶与战友们一一作别,最后用力握了握杨峰的手,转身背起行囊。踏出营门没多远,他便察觉肩头异样——这个背了多年的旧布包,此刻竟格外沉重。
走到营外小树林,孙先生放下包袱解开查看,目光瞬间凝固。自己的军饷旁,赫然多出个鼓囊囊的钱袋,里头整整齐齐码着 200 银元,在树荫下泛着清冷的光。更让他呼吸一滞的,自己交上去的勃朗宁手枪,又被放了回来正是杨峰多年前赠予他的那支。
这位年过半百的前清秀才眼眶滚烫,颤抖的手指抚过冰凉的枪柄。林间微风掠过,掀起他的长衫下摆,他对着军营方向缓缓立正,郑重地敬了个军礼。随后弯腰扣紧包袱,挺直脊背踏入晨光。沉甸甸的行囊里,装着银元与旧枪,更装着一位将军对老部下最厚重的情谊。
喜欢。
第448章 战后(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