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陕州,陕县城外。
     “孟宗权仍然不降么?”
     “此人顽固,一心坚守不出,等候郑军来援。”
     陕州有六县,以陕县为治所,其余五县,灵宝、夏县、芮城、平陆、峡石皆已归降。
     夏侯敬德按捺不住:“大王,此人冥顽不灵,不如大军压上,立即攻城。”
     陕州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的美誉,其东据崤山,连通中原腹地,西接潼关、秦岭,扼东西交通之要道。
     南承两湖,北对河东道,锁南北通商之咽喉,自古以来,皆是战略要地。
     拿下陕县,全据陕州,便可杀入洛州,直抵洛阳。
     “稍安勿躁!”
     然而,高楷摇头否决,“孟宗权坚守陕县,我等正可利用一番。”
     “唐检,贺周到哪里了?”
     “据奉宸司探知,他率军沿着涧水北上,已经到了渑池。”
     “渑池?”高楷玩味一笑,“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贺周想效仿蔺相如么?”
     崔皓不屑:“此人不过一介武将,名不见经传,尚且比不上皇甫懿,遑论蔺相如。”
     王景略摇头:“郑国危急存亡,窦至德既然派他领兵,其必有过人之处,不可轻视。”
     徐晏清笑道:“他既来增援,我等正可以逸待劳,在他必经之路等候,叫他进退两难。”
     高楷颔首:“我亲领中军,前往峡石县。”
     “其余人等,暂且合围陕县,听候军令。”
     “是!”
     另一头,洛州,渑池县外。
     贺周领着三万兵马,正要渡过涧水,前往陕州,忽见一名斥候来报。
     “大将军,卑职探知,五十里外,峡石县附近,有大波秦军兵马,正逼近渑池。”
     “什么?”贺周大惊失色,“你可看清楚了?”
     “千真万确!”斥候忙道,“秦军皆为赤旗,由高楷亲自领兵,做不了假。”
     贺周心中一沉,高楷如此杀伐果断,竟亲率兵马来攻。
     若不将他挡在此处,洛州岂非无人之境?
     沉思片刻,他当机立断:“传我军令,兵分两路。”
     “一路在此驻留,迎战高楷。”
     “另一路,沿着洛水往西,直逼虢州。”
     郎将迷惑不解:“大将军此令何意?”
     贺周沉声道:“高楷足智多谋,若不兵分两路,只会被他一锅端了。”
     “从洛水西下,攻打虢州,必能引得秦军回援,为陕县赢得喘息之机。”
     郎将叹道:“敌众我寡,恐怕只能抵御一时,却无法取胜。”
     更何况,面对的是秦王高楷,若非军令如山,恐怕此刻,早已人心离散,四处奔逃了。
     贺周黯然:“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我等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如此而已。”
     为西路大军,顺利抵达虢州,鼓动声势,他将大部分兵卒分派出去,只留下三千人,在涧水南岸。
     郎将忧心忡忡:“大将军,区区三千人,怎能抵抗高楷数万大军?”
     “又如何瞒天过海?”
     贺周胸有成竹:“我一直钻研秦王用兵之策,到如今,略有心得。”
     “兵法云,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若要瞒过秦王,使他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使用疑兵之计。”
     “疑兵之计?”
     “正是!”贺周侃侃而谈。
     “涧水之上,惟有一座桥梁。我军位于南岸,秦军位于北岸,隔水对望。”
     “岸边恰有森林

第579章 渑池之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