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烨忙道:“大王谆谆教诲,殷切期盼,微臣必定铭记于心。”
     “必当尽忠职守,报效大王隆恩。”
     “好!”高楷点头,“你可带着妻儿一同上任,照料饮食起居。”
     “谢大王!”杨烨面露感激,暗思,依照大王原则,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今后,若要拜相,少不得地方州县任职经验。
     而这,也是他所缺乏的,如今,正可磨练一番。
     停顿片刻,王寅虎再度开口:“命河东道节度使徐晏清,为吏部侍郎。”
     “掌管百官选拔,任免,考核,调动诸事宜。”
     徐晏清面露喜色:“谢秦王!”
     如今,吏部无尚书,自己便是吏部之首,位高权重。
     群臣皆是赞叹:从此以后,徐侍郎便是小天了。
     高楷笑道:“晏清,你为小天,需慎思之、笃行之,为百官表率。”
     “遵令!”徐晏清连忙应下。
     紧接着,狄长孙升为兵部侍郎,宇文凯为工部侍郎,窦仪为礼部侍郎,萧宇为刑部侍郎,沈不韦为户部侍郎。
     每一部,下设四司,共二十四司。
     五人齐声下拜:“谢秦王!”
     高楷交代道:“六部趋近于完善,但有诸多官位空缺。”
     “尔等仔细筛选,考核,尽快选贤任能,使各司运转如常。”
     “不过,人员选择,务必共同商议,宁缺毋滥,再上报予我。”
     “是!”徐晏清连同五人躬身应下。
     三省六部这最为核心的官制落实,接下来,便是一众武将了。
     王寅虎展开制书,高呼道:“秦王有令,授夏侯敬德上护军。”
     夏侯敬德眉开眼笑,连忙行礼:“谢秦王!”
     群臣颇为羡慕,这可是正三品勋,再上一步,便是柱国,上柱国了。
     可见,大王对夏侯敬德恩宠如旧。
     高楷照常勉励一番,便见王寅虎再次开口,加封李光焰京兆府尹一职。
     “谢秦王!”李光焰一如既往的沉稳。
     高楷目光赞赏:“光焰,你不光能统兵作战,也能处理政事。”
     “京兆府是首善之地,重要性无需我多说。”
     “尤其长安、万年二县,管辖长安城,乃重中之重。”
     “你可得费一番心思了。”
     李光焰忙道:“大王信任,末将必定竭尽全力。”
     高楷微微点头,忽然问道:“对于这二县县令人选,你可有举荐?”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李光焰思忖片刻,拱手道。
     “末将愚见,薛绩、诸葛威二人,沉稳有度,可当此重任。”
     “可!”高楷笑道,“光焰举荐之人,必定不错。”
     “便让薛绩为长安县令,诸葛威为万年县令,即日上任。”
     “遵令!”
     众文武暗惊:此前整肃朝堂,波及甚广,看来,大王准备任用新人,平息此事了。
     不一会儿,王寅虎高声道:“命并州刺史许晋,为右威卫大将军。”
     许晋宠辱不惊:“谢秦王!”
     高楷笑道:“许晋,你久在军中,又长于庶务,这大将军之位,实至名归。”
     “如今,你独掌一军,可得发扬风格,让大家见识一番,何为强军。”
     许晋谦逊道:“大王言重了!”
     “大王治军严谨,统兵有方,才是诸

第566章 宁缺毋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