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接下来数日,消息逐渐扩散开来,传到洺、魏、博、德、冀、刑等邻近诸州。
     起初,诸州百姓将信将疑,不敢相信这等好事,只在家中观望。
     然而,总有穷困潦倒,揭不开锅的小民,抱着侥幸心思,赶往临清。
     结果自是让他们又惊又喜,个个带着一石石粟米,回返家乡。
     这下子,眼见为实,诸县小民再也按捺不住,纷纷踏上行程。
     洺、魏、博诸州,自是不作限制,引导众人自发前往。
     而刑、冀、德诸州,纵然赵德操麾下刺史、县令不许,百般设阻,终究拦不住。
     毕竟,小民们为了活下去,吃糠咽菜,啃树皮,嚼草根,甚至易子而食,尚且时有发生。
     如今,有人放粮,任凭自取,一条生路近在眼前,纵使刀架在脖子上,也休想挡住。
     至于河东道、河南道,甚至都畿道,亦有百姓听闻,各自拖家带口,不远千里,去搏一个活命机会。
     若从天穹俯瞰,便可见神州大地上,以临清为中心,四面八方皆有人涌来,络绎不绝。
     甚至,山中野人、盗匪,奚、契丹等些许外族人,亦闻风而动。
     最长的队伍甚至蔓延千里,首尾难顾,老人、妇女,背着孩子,倚仗双腿,一步步走向生机。
     到达临清后,领到期待许久的粮食,个个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地踏上回程。
     “这些时日,有多少人赶来?”
     “粗略统计,至少有二十万之众。”
     高楷叹道:“周朝横征暴敛,积聚起一众粮仓。”
     “纵观天下,临清仓不过是其中之一,与洛阳诸仓一比,实则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据他所知,回洛仓有七百多座窖仓,每个窖仓可装粮八千石,周回十里,储粮多达六百万石。
     实在骇人听闻。
     只是,这两千万石粮食,皆是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得来。
     每一粒米,都浸润着小民的血与汗,压在肩头,不啻于一座泰山。
     唐检恭声道:“天下百姓苦无明主久矣,如今,主上待民如子,实乃万民大幸。”
     高楷笑了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属寻常,没什么可夸耀的。”
     唐检却不认同,纵观天下群雄,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
     随着时间流转,临清仓中储粮减少至五十万石,高楷提前下令通传四方,不必再千里迢迢赶来。
     些许小民尚未来得及抵达,只能遗憾回返。
     诸多队伍逐渐散去,行人稀疏,不复此前热闹。
     然而,随着二十万民众回返家乡,放粮一事广为流传,远远超出预料。
     首先,河北道诸州民心沸腾,称颂高楷仁德。
     消息传到赵德操耳中,他却又气又恨。
     “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这可是我燕国命脉。”
     “高楷阴谋夺取也就罢了,竟还慷朕之慨,随意施舍。”
     “他倒是赚足了名声,但,朕岂非沦落为昏君?”
     临清仓丢了,他本就恼恨,如今,高楷做好事,成就仁名,他却鸡飞蛋打,只能眼睁睁看着高楷尽收民心。
     贾敦怡劝慰道:“陛下不必动怒。”
     “高楷沽名钓誉,将临清仓粮食胡乱施舍,不光他治下军民,即便我燕国诸州,河南道,甚至都畿道,也来者不拒。”

第534章 鸡飞蛋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