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行烈满脸激动,“谢主上!”
     待他离去,众文武颇为惊奇,不知这苏行烈有何等大才,竟得主上如此看重。
     “唐检,待此事过后,将奉宸司内部整顿一番。”高楷倏然下令。
     “严格筛选成员,勿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这一次奉宸司探查军情有误,虽然遭受张启误导,但未进一步佐证,便贸然上禀,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谨遵主上之令!”唐检肃然应下。
     他心中颇为羞惭,身为奉宸令,竟未能约束属下,不辨是非,险些酿成大祸。
     众文武听闻,亦觉惭愧,一时不慎,竟险些冤枉忠良。
     高楷环顾众人,朗声道:“世事纷繁,难免一叶障目,无需太过愧悔,往后提高警惕,不忘前车之鉴即可。”
     “谨遵主上教诲!”众人齐声应诺。
     ……
     雁门关居九塞之首,北通云州,南达并州,进可主辽阔草原,退可守千里关中,极为险要。
     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大周驻军于雁门山,在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根据《周书·地理志》记载,此地“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此刻,关城之内,守将陆重荣面沉如水。
     “始罗可汗有多少兵马?”
     一名都尉拱手:“突厥骑兵源源不断赶来,据斥候探知,至少有五万之众。”
     陆重荣一咬牙关,暗暗攥紧手掌。
     雁门关虽然险要,却非不可攻破。
     突厥大军压境,兵锋一日胜过一日,即便他屡屡安抚,振奋军心,也难以掌控局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旦人心动荡,失去血勇之气,争相溃逃,便是天倾之祸。
     想到这,他眉头紧拧,皱成一个“川”字。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一员探马匆匆来报:“将军,南门外发现一支兵马,乃张刺史率一万大军前来。”
     陆重荣心中一沉:“张启,这叛贼,竟敢来犯?”
     都尉惶恐不安:“将军,这该如何是好?”
     雁门关守卒不过三千,怎能抗衡数万大军两面夹击?
     “谨守城门,不得擅自出击。”陆重荣沉声喝道。
     “另外,派人去马邑,向段将军求援。”
     若能联系上秦国公,自是最好,可惜,他远在岚州,远水解不了近渴。
     都尉为难:“将军,我等委派数十个精壮儿郎,前去求援。”
     “只是,无一例外,被突厥骑兵发现,首级悬挂于可汗牙帐外。”
     “可恨!”陆重荣咬牙切齿,这些都是他袍泽,誓死守卫家园。
     如今,竟尽数惨死于突厥手下,怎不叫人痛恨?
     山穷水尽,敌军步步紧逼,面对这等绝境,众人皆心头沉重,惴惴难安。
     便在这时,南城门响起一阵惊呼。
     “门开了!”
     “快走!”
     陆重荣大惊失色,竟有诸多军民,私自打开南门,逃出城外去了。
     一旦被突厥、抑或张启发现,后果……
     他一时如坠冰窖,正要喝止,忽闻一阵阵喊杀声由远及近。
     放眼望去,南门外,尘土遮天,旌旗招展,张启正驱使大军攻来。
    喜欢。
  

第497章 不白之冤[2/2页]